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历史:3.9《辉煌灿烂的文学》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3.9《辉煌灿烂的文学》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

时间:2020-11-20 12:55:59    下载该word文档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宋词兴盛的原因: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成就:

1)婉约派:即婉转含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①北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雪梅香》)

②两宋之交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佳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2)豪放派:风格是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①北宋苏轼: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代表作及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②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地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摸鱼儿》)、“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2、元曲:

(1)含义:散曲和元杂剧合称元曲。

词的创作衰落下来后,继之而起的一种诗体,就是元代的散曲。“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元杂剧就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我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

(2)成就: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另两位是郑光祖、白朴)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①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等

生平资料缺乏。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他的悲剧《窦娥冤》“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语)。1958年,关汉卿被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后人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尊称关汉卿为“曲圣”。

②马致远: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青衫泪》,小令《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

小结:中国诗体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由四言诗到楚辞,到五言诗,到七言诗。古体诗之后有律绝诗,律绝诗之后有长短句的词。反映了由简趋繁,由粗趋细的发展必然性。

三、明清的小说:

1、小说演变:

(1)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唐代的传记小说: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宋人尹师鲁也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即将唐传奇与宋、金戏曲、院本等相并列,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更将所分六类小说的第二类亦即《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代表作有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陈鸿《长恨歌传》等。传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3)宋代的话本:

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现存宋元话本小说约四十篇,主要描写处于生活下层的市井细民及其日常生活,反映他们在情爱方面的悲欢离合,对荣华富贵的渴望,对世态人情的玩味,以及对灵怪、公案的广泛兴趣等,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其中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爱情婚姻题材的话本,如《碾玉观音》等,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公案题材的话本,如《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具体讨论、分析),反映出民众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权利、生活治安的深重忧虑。因此,宋元话本把我国的小说推到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的繁荣:

(1)产生的背景: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2)繁荣的原因:

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四大名著:

书 名 作 者 成书时间 内容 价 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而创作。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出色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以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为题材而创作。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高 鹗 清朝 描写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和贵族青年男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8年,毛泽东对贺龙、徐海东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20年后,毛泽东又反复告诫身边工作人员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好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

(2)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清朝)——《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3)讽刺小说:吴敬梓(清朝)——《儒林外史》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否定、鞭挞科举制度,谴责官僚集团,揭露封建礼教,同情人民群众,这样一些内容使《儒林外史》成为一部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的名著。。《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课后研讨: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文化的发展首先也是源自诗歌。打开中国文化的殿堂,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是最耀眼的还是诗歌。“春风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这些大诗人名满天下,与日月同辉。唐代崇尚诗歌,一部《全唐诗》收录的诗歌超过十万首,上至皇帝老儿、文武大臣、地方官吏,下至布衣学子、乡村野老、贩夫走卒,甚至牧牛孩童、歌伎婢女,均有名篇佳作留传后世。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甚至有人惊呼:诗歌即将死亡!关于诗歌的报道越来越少,媒体、期刊和文学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诗歌的影子,大量的篇幅给了财富人物和娱乐明星,诗人作家也日益边缘化,诗歌也呈日益衰微的现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导析:诗歌的衰落是一个客观现实,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特征。诗歌应该克服过于注重形式,远离现实、远离时代、远离大众的倾向,做到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和现实,在社会的发展中构筑诗歌自身的存在价值。正如诗人西川先生所言:“诗歌是灵魂的声音,在文化、哲学、宗教、精神缺乏的地方,诗歌会挺身而出。”博尔赫斯说“诗是人的一种永恒需要”。诗歌远没有到它消亡的时候。自古至今,在诗歌最发展的时代,诗歌是最能表现时代精神的趋向形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