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2019-07-12 17:23:16    下载该word文档

一、单选题

1.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上述材料反映出(

A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 国家已不再管理经济

C 计划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D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降低

219085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该报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革命阵地B 民族工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C 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 传统手工业即将消亡

3.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被指责成“妖言惑众”。但1912年以后,还留着辫子则被取笑为封建余孽、满奴。这表明(

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 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D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4.传统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还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映衬出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据民国初年报载,“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这一变化反映(

A 西装已代替传统服饰B 服装款式多样缺乏审美

C 儒家礼教思想的崩溃D 服饰的礼制限制被淡化

519123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府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之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 自由的观念 B 平等的观念C 博爱的观念 D 互助的观念

61894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最为可信B 单一的当事人记载不符合历史真实

C 可以相互印证的资料信度更高D 传说故事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7.关于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洋装已取代了中国传统服饰B是中国服饰改良和中西合璧的产物

C中山装的造型开襟敞袖,颇为活泼D它们都符合民国政府颁布的制服条例的规定

8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 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

C 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 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91937年历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中国近代交通事业时曾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交通事业之进步”趋势的是(

A 政府政策的扶持 B 牵引动力的演进

C 公共交通的普及 D 民航事业的起步

1018968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一材料最大的价值是可以用于论

A.电影艺术开始诞生 B.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C.国产电影快速发展 D.我国有声电影诞生

11.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的表现,错误的是(

A 近现代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较显著

B 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

C 整个民国时期,人力车与电车、公车汽车长期并存

D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2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工作的女性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包办婚姻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B 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

C 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 D 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

13.“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14.“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若去北平出差也可选择乘坐飞机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

15.(题文)198411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A 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B 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

C 表明城市改革的开始D 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

161897年,湖南的《湘学报》创刊,该刊更多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西方富国强兵的实学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康梁改制说的兴趣,这反映了(

A 湖南学界、政界视野渐开 B 维新变法运动在湘遭遇挫折

C 湖湘学派排斥政治近代化 D 湖南开始有人开眼看世界

17.(题文)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B 体现了历史的不断进步

C 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 昭示了国人的文明程度

1819085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该报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革命阵地B 民族工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C 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 传统手工业即将消亡

19.“铁路未通之前,平遥是面向晋南的棉花中心。正太铁路通车后,逐渐成为贸 易中心。山西铁路沿线各城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进一步密切了 城乡关系,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材料主要反映了铁路的修建(

A 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B 促进了现代贸易体系的形成

C 彻底瓦解了自然经济 D 改变传统的城乡布局和结构

20.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21.在近代中国,广大内陆地区依然长期使用竹排或牛皮筏、羊皮筏等原始工具渡运客人,而没有使用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影响小B 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

C 地理环境的制约D 经济发展不均衡

22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这表明(

A 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 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 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社会精英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2320世纪初,上海租界工部局在闹市区马路中间立一木牌,一面涂白,一面涂朱,派人专司其职事,遇两车同至,转涂白面向先到之车放行,背面涂朱向后到之车令止,待先行车过后转涂白面示后车行。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交通管理水平落后 B 列强控制了中国交通业

C 道路安全成为监管内容 D 近代交通地域差异明显

2418445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那么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及地方是(

A1877 台湾 B1906 北京

C1877 福建 D1906 上海

25.《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中,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从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标准先后有“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有身段的才女”等,出现这些标准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C.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D.妇女已完全摆脱了夫权束缚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规定“服不锦绮”“服布素”。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自天顺、成化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是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国人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家庭拥有小汽车在30年前不可想象。今天家庭轿车已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化方面,2011年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年阅读量为: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中国435本。年人均购书量: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不足5本。

——摘编自焦润明等著《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习俗风尚变革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

1A2C3C4D5B6C7 B8B9B10B11D12D13B14D15A16A17C

18C19D20C21D22B23C24A25D

26.(1)变化:从俭约(或朴素)、刻板到奢侈;“违礼逾制”。

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刺激人们追求消费享乐。

2)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中国人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改变陋习,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3)评析: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国人在年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

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