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笔记(2)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笔记(2)

时间:2011-09-29 20:16:50    下载该word文档

体育专业我的笔记(2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定心率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可将心室从收缩开始到舒张结束划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速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溢期和减慢充溢期。
   (三)、心音
   第一心音:代表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第二心音:代表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舒末容积-缩末容积即余血(145-75=70毫升)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55%——65%
   意义:射血分数愈高则心脏供血愈好。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量*心率
   正常值:约5L/分,女性略低,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可达25——35L/
   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心输/体面积)
   正常值:5/1.6-1.7=3.0-3.5/*
   年龄、运动状态、生理状态、情绪可影响。
   3)心输出量的测定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肺循环所吸收的氧量/每毫升动脉血含氧量-每毫升静脉血含氧量
   4)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a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每搏量↑→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心输出量。因心率过快可使心动周期中舒张期过短,回心血量减少。心率过缓可使每分输出量减少。运动员心脏由于心肌发达,每搏量高故可在心率低的情况下保证正常输出量。
   b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是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机理:异长自身调节(初长度调节:肌小节长度)心室充盈↑→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等)↑→心肌收缩力
   另一方面心率加快,每份输出量亦增加。
   c静脉回流量
   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在正常人体内,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保持着动态平衡。静脉回流量还与肌肉收缩和胸内压密切相关。
   2.心脏做功
   心脏做功供给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失去的能量。
   搏功:左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主要用于维持血压。
   心肌耗氧量与作功量一致。
   3.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可能发生的最大最适宜的变化。
   心率:最大可达静息心率2倍,增加心输出量2-2.5
   搏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期贮备及收缩期贮备;动用收缩期贮备可使搏出量增加55-60毫升
   意义:心率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及训练水平。运动员心脏心肌纤维粗,收缩力强(收缩期贮备强),静息状态下心率慢(心率贮备强)最大输出量可大幅度增加。
   四、心电图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视图)
   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弹力血管;
   中等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平滑肌层厚,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交换血管;
   静脉:有平滑肌层,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
   二.血压
   (1)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 mmHg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脉压/3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20——40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50 mmHg
   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
   遗传因素
   (3)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脏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心率: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组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间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压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外周阻力(小动脉平滑肌舒缩状态)在每次心脏射血时成为阻止血液全部流走的阻力,故每次仅有1/3的每搏量流走,而2/3滞留于大动脉,使大动脉管壁弹性扩张,动能转为势能贮备,在心舒期内弹性回缩形成舒张压。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好,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但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体循环平均动脉压7 mmHg 循环血量绝对(大失血)或相对(血管扩张)减少,使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
   三.动脉脉搏
   概念: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正常值:一般与心率一致。
   作用: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值接近于0。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 心脏射血功能弱,静脉收缩,静脉内血量增多:值高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值为15——20 mmHg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回心血量
   2.心脏收缩力:心脏收缩力↑→心脏排空↑→心舒期负压↑→回心血量
   3.体位改变: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回心血量见于:卧转立位、下肢静脉瓣受损、高温环境长期卧床突然站立等情况。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收缩式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因静脉内有瓣膜存在,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这样,骨骼肌和静脉瓣膜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
   5、呼吸运动:吸气:胸膜腔负压↑→静脉回流,呼气胸膜腔负压↓→静脉回流
   五、微循环
   (一)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
   直接通路:经常开放,输送部分血液回心
   真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20%轮流开放(闭代谢物↑→代谢物↓→闭)
   动、静脉短路:皮肤及皮下组织,调节体温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及交换面积
   数量:400亿根
   密度:心脑肝肾﹥骨骼肌﹥骨、脂肪、结缔组织
   交换面积:22000um/根,1000/
   (四)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1、扩散:液体中溶质分子的热运动,使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最主要方式
   2、过滤(血管内向血管外)和重吸收(血管外向血管内)
   3、吞饮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搏加快加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搏减慢减弱。释放乙酰胆碱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称为交感缩血管神经。人体大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单一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活动,通过改变这种紧张性活动的强度,就可调节血管的口径来改变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反之,当紧张性活动减弱时,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血压就下降。
   2、舒血管神经。支配骨骼肌微动脉的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交感舒血管纤维管与交感缩血管纤维不同,只在激动或准备作剧烈肌肉运动时才发放冲动,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二)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小脑中。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减压反射是体内典型的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脏的稳态。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当血液缺氧,二氧化碳过多或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可刺激静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使其兴奋,一方面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脑和心脏的血流量增加,而腹腔内脏和肾脏的血流量减少。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
   肾素进入血流后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
   (三) 血管升压素
   血管升压素在肾集合管可促进水的重吸收,故又称为抗利尿激素。
   (四) 心钠素
   心钠素可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也可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第四节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在回心血量增多的基础上,由于运动时心交感中枢兴奋和心迷走中枢抑制,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交感中枢兴奋还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也进一步加强心肌的兴奋作用。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便安静心率已降到40/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到正常值。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性心脏增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反应。例如,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运动性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3.心血管机能改善 一般人和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及从事最大运动时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的变化可用下列数据说明:
   安静时 一般人: 5000ml/min=71ml/*70/min
   运动员: 5000ml/min=l00ml*5O/min
   最大运动时 一般人: 22000ml/min=113mml*l95/min
   运动员: 35000ml/min=l79ml*l95/min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运动开始后,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活动的需要。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机能潜力,充分动员心力贮备。
   三、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 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 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耐力负荷的适宜强度也可以用安静时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运动员安静时的血压可略有降低,如果清晨卧床血压比同年龄组血压高15%-20%,持续一段时间不复原,又无引起血压升高的其他诱因,就可能是运动负荷过大所致。如果清晨卧床血压比平时高20%左右且持续二天,往往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2测定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并区别其机能反应类型,从而对心血管机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3.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由于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肌收缩力量和每搏输出量,舒张压主要反映动脉血管的弹性及外周小血管的阻力,因此运动后理想的反应应当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适当下降或保持不变。一般而言,收缩压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而上升。大强度负荷时,收缩压可高达19OmmHg或更高,舒张压一般不变或轻度波动。根据运动训练时血压的变化可判断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是否适应。
   第四章 呼吸机能
  
   概述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
   知识点: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
   通气的动力学:呼吸运动、肺通气机能(重点):肺内压、胸内压
   肺通气机能的指标:肺活量(重点) 时间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气体运输
   知识点: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原理:气体分压差概念、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氧运输: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氧储备、氧利用率、氧脉搏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知识点: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呼吸运动的神经支配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肺牵张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对呼吸的调节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知识点: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概  述
   1.呼吸的概念: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视图
   呼吸系统结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数量、面积、壁6=1微米、功能、弹力纤维、表面张力)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全过程:
   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气体运输:气体由血液载运,血液在肺部获得的氧气,经循环将氧气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产生机制:呼吸肌舒缩胸廓运动肺扩张回缩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胸颈背肌肉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部肌
   平静呼吸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用力呼吸过程:呼吸气均为主动
   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肌活动为主
   混合呼吸
   逆呼吸:吸气时收腹
   解释:可改变呼吸形式,保证动作的正常发挥。
   疾病状态下可表现以某种呼吸形式为主。
   (二)肺内压
   概念:肺泡内的压力。吸气时减小,呼气时增大,均与大气压相差2-32-4毫米汞柱。憋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60-140毫米汞柱,憋气后再吸气肺内压可迅速下降至-130——-100毫米汞柱。
   (三)胸内压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生理作用:
   牵拉肺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牵拉胸腔脏器,使心脏及大血管扩张,压力降低,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
   气胸状态可因胸膜腔负压破坏造成机能障碍。
   二、肺通气机能
   人体活动状态不同通气量发生变化。
   (一)肺容量及其变化
   呼吸过程中肺容量发生周期性变化。
   (二)基本组成:
   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约400-600毫升。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约1200毫升。
   深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约900-1200毫升。
   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1+2=深吸气量 1+2+3=肺活量 3+4=功能余气量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2.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仍存留与肺内的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三)肺通气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成年人:6-8 代谢水平高时增加。
   (四)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呼吸道,无气体交换功能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气量约150毫升。运动状态下肺泡无效腔可减小。
   过于表浅的呼吸可减少潮气量,故深而慢的呼吸肺泡通气量增大。
   三.肺通气量的指标
   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每十年下降9%以内。
   连续肺活量:连续五次测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
   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最快速度作最大呼气,记录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测呼气第一秒(83%)、第二秒(96%)、第三秒(99%)呼出的气量。第一秒值最有(临床)意义。
   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可评定通气贮备能力。
   通气贮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安静时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
   正常值﹥或=93%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体内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 气体分压和分压差:在混合气体总压力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某一气体高分压与低分压之差叫做该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分子总是顺分压差从分压高的一侧流向分压低的一侧。即气体的扩散或弥散。
   2.人体不同部位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O2:肺泡104﹥动脉血100﹥静脉血40﹥组织0-30
   CO2:肺泡40=动脉血40﹤静脉血46﹤组织50-80
   3.气体扩散的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容积。
   正比于扩散面积、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温度
   反比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和扩散距离。
   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在1毫米汞柱的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扩散量。 成年、男性、立位、活动该量加大。(呼吸膜面积及流经的血流量增加)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CO2均顺分压差换进或换出。
   运动中O2摄入增多,组织代谢旺盛,CO2产生增多,分压差加大,换气效率高。
   (三)影响换气的因素
   气体的分子量愈大,溶解度愈大,换气愈快。CO2的实际扩散速度为O22倍。机体缺氧较CO2潴留容易发生。
   呼吸膜愈薄,面积愈大,通透性愈好,换气愈容易。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0.84时肺换气效率高
   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血流量愈大组织换气愈容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方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一)氧的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结合量:每100毫升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毫升氧。
   氧容量: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最大量。
   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实际量。
   氧饱和度:每100毫升血液中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例:动脉血:氧分压96——100毫米汞柱时
   19毫升/20毫升=95%以上接近100%
   静脉血:氧分压40毫米汞柱时
   15毫升/20毫升=75%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Hb+O2→→HbO2(可逆 氧分压高结合 氧分压低解离)
   2.氧离曲线:是表示PO2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氧分压60——100毫米汞柱时:曲线平坦,即使PO2100毫米汞柱降至80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仅从98%降至96%,这种特点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只要保持动脉血中PO260毫米汞柱以上,血氧饱和度仍有90%,不至造成因供氧不足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对人体肺换气有利;
   氧分压40——60毫米汞柱时:曲线开始下降,意味着PO2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氧分压40毫米汞柱以下时:曲线陡降,此时,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大幅度下降。释放出大量氧气,保证组织换气。
   影响因素: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体温、红细胞糖酵解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氧解离作用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竞争性抑制
   3.氧储备
   血液、肺:1300——2300毫升
   肌红蛋白(骨骼肌、心肌、肝脏):240——500毫升,与氧的亲和力大于血红蛋白,在体内氧分压极度下降时才解离氧。
   4.氧利用率
   概念: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为评定训练程度的指标,训练程度愈高则氧离用率愈好。
   氧利用率=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100%
   安静时:25%
   运动时:65%
   剧烈运动:接近100%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1.物理溶解6%
   2.化学结合:
   1)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血红蛋白氨基与二氧化碳结合,其分压为条件。
   2)碳酸氢盐 87%,在血液中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在此过程中排除CO2,调节酸碱平衡。
   (三)呼吸与酸碱平衡
   血液在运输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形成了碳酸和碳酸氢钠,而这是血液中重要的缓冲物质,当代谢产物中有大量酸性物质时,他们与碳酸根作用,生成碳酸,后者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导致呼吸运动加强,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因而血液中酸碱度变化不大;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与碳酸作用时血中碳酸氢钠等盐浓度的增高,于是碳酸浓度和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减弱,呼吸减弱又使碳酸浓度逐渐回升,维持了其与碳酸氢钠的正常比值,因此对血浆酸碱度影响也较小。由此可见,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呼吸机能可发生代偿反应。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为非意识性节律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中枢:大脑皮质高级中枢
   桥脑呼吸调整中枢、长吸中枢
   延脑呼吸基本中枢
   脊髓呼吸神经元
   神经支配:膈神经——膈肌下降、复位——胸腔上下径线变化
   肋间神经——肋间肌活动——胸腔前后左右径线变化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反射:1.肺牵张反射: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为负反馈调节。
   吸气——肺泡扩张——感受器——延髓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正反馈
   骨骼肌运动——呼吸运动加强。
   3.防御性呼吸反射
   病理因素、异物——咳嗽等活动。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化学因素:动脉血中的O2CO2H+浓度
   呼吸——动脉血中的O2CO2H+浓度——化学感受器——呼吸
   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外周化学感受器(PO2PCO2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CO2: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可刺激外周及中枢感受器。
   吸如气中﹤7%则可增大肺通气量,如﹥10%则可抑制中枢神经活动。
   运动时中浓度增加。
   H+:直接刺激外周感受器,间接刺激中枢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O2: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轻度缺氧)
   抑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重度缺氧)
   化学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如保持其他两个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
   PCO2↑使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H+PO2↓
   几种因素同时改变:作用互相抵消或增强
   PCO2↑H+↑——呼吸明显增强
   H+↑:呼吸↑—— PCO2↓——H+↓——呼吸
   PCO2↓——肺通气量↑——CO呼出↑——PCO2↓H+↓——肺通气量:抵消低氧刺激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深度增加
   最大强度运动:呼吸频率增加
   肺通气氧耗增加
   呼吸当量:每分通气量/每分摄氧量 1的氧要经24的通气量获得。
   呼吸当量值愈大,摄氧率愈低,反之则愈高。
   最佳呼吸效率点(50%最大摄氧量强度):呼吸当量最小的一点。有训练者﹤20 无训练者=30——35时不能坚持运动;优秀者=40-60时仍能坚持;耐力性项目者优于非耐力性项目。呼吸当量小为训练程度高的评定指标之一。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氧的扩散与交换加强。
   肺:呼吸膜两侧氧分压差加大;
   儿茶酚胺↑——细支气管扩张——参与肺泡数量
   开放肺毛细血管
   右心泵血增多
   组织:组织与血液间氧分压差增大,氧扩散速率;组织毛细血管开放,组织血流量增加;氧离曲线右移,氧解离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神经调节:条件反射、运动中枢刺激呼吸中枢、本体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CO2↑明显增加、O2↓刺激较小、H+↑剧烈运动时表现增多。体温增高、静脉回流量增加等。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反射性肌张力增加;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不良影响: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主要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通过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单位:千卡(Kcal)、千焦尔(KJ) 1千卡=4.186千焦耳
   生理功用:
   糖: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
   脂肪: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
   蛋白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
   二、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平滑肌舒缩活动磨碎并推进;
   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中消化酶分解营养物质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的食物透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第二节 能量代谢
   各种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即为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一、基础代谢
   (一)概念
   1.能量代谢: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醒、安静、空腹、室温20—25摄氏度。
   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KJ/m2*h
   正常值:成年男子=170 成年女子=155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温等。
   (二)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
   食物化学能(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产热)=热能+外功
   测定方法:间接法:反应物量与产物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不同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所释放的热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收集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即等于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按照一般化学反应中,反映物的量与产物的量之间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定比定律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1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
   2.脂肪:9.3千卡=38.94KJ﹥蛋白质(体内)4.3千卡=17.99KJ﹥糖4.1千卡=17.17KJ
   3.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氧所产生的热量。
   糖:21KJ﹥脂肪:19.7KJ﹥蛋白质:18.8KJ
   1氧可氧化1多糖,但只能氧化0.5脂肪。氧化糖愈多氧热价愈高,氧化的脂肪愈多,氧热价愈低。可通过氧热价值判断食物成分。
   4.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比值。二氧化碳/
   =1 脂肪﹤1 蛋白质≈0.80 混合食物≈0.85
   代谢当量:运动时耗氧量/安静时耗氧量 1MET=250毫升/分钟
   该指标可通过反映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强度来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肌肉活动: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明显提高代谢率,即耗氧增加,耗能增加,能量代谢率提高。
   情绪影响:紧张激动时,由于无意识肌紧张及激素释放增加,则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热量显著增加。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进食后产热量大于食物本身产热量。额外产热量用于维持体温。
   环境温度:代谢最稳定:20——30摄氏度 20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下:寒冷刺激引起肌紧张增加,30——45摄氏度以上:体内化学反应加速,呼吸、循环功能增强。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三磷酸腺苷
   ATP基本结构:1分子腺苷+三分子磷酸(高能磷酸键连接)
   ATP的主要功用:直接供应各种生理活动能量(安静及运动时)思维活动、神经冲动、肌肉收缩、脏器活动、腺体分泌等
   ATP的来源: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糖:有氧 糖原、葡萄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无氧酵解 肌糖原——乳酸+能量
   脂肪:有氧 脂肪——β氧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蛋白质:有氧分解 蛋白质——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ATP的贮存及输出功率:
   贮存于肌肉,但量极少,6毫摩尔/公斤湿肌(供0.5秒工作)
   最大输出功率=11.2毫摩尔/公斤/秒即每公斤肌肉每秒动用此量ATP
   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
   ATP→→ADP+P+E 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千卡
   CP(磷酸肌酸)→→C(待能源物质分解释能再合成CP+P+ADP→→ATP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根据运动强度、形式由三个能源系统分别或配合供能。
   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ATP→ADP+Pi+EADP+CP→ATP+C
   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糖元+ADP+Pi→ATP+乳酸
   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P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同上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篮球:运球、投篮;足球:快速奔跑、射门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能源物质:脂肪、糖
   第三节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为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测定部位:腋窝
   正常值:36.5摄氏度左右
   影响因素:昼夜节律、性别、年龄、肌肉活动、情绪、进食、环境温度等。
   二、体温调节
   产热
   基础条件﹤安静﹤运动
   安静时:依次为内脏器官肝、肠、肾、呼吸、循环、脑、骨骼肌
   运动时:骨骼肌
   散热过程
   散热途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
   皮肤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运动中的体温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产热散热
   体温高作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血流速度、促进氧离作用、加速二氧化碳排出等。
   肌肉活动最适温度:38摄氏度
   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与体温升高成正比
   对气候的服习: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由不适应到适应。
  
   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排泄与排泄途径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通过四个途径排泄。 从呼吸器官排出。 从消化道排出。 从皮肤排出。 从肾脏排出。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肾脏不仅有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还有调节体液、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从而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排氢保钠” (“排酸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尿的生成过程有三个环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血细胞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不能滤过,仍保留在血液中。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正常成人两个肾每天由肾小球滤出的滤液量(即原尿)约为180,而每天由膀胱经尿道排出的尿量(即终尿)1.5,只占滤液的1%。滤液中的H2O99%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Na+CL-大部分及尿素部分被重吸收,肌肝完全不被重吸收。在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出现糖。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时,肾小管便不能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出现糖尿。我们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160-180mg%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H+K+ NH3)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二、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尿量:运动时由于血液重新分配,肾脏血流量减少,故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尿量减少。
   ()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安静时尿中只有极微量的蛋白质,为2mg%左右,用一般检查尿蛋白的方法不易测出,为阴性。如果尿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时,可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测出蛋白质的含量。运动可使运动员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升高。检测运动性蛋白尿可以用作: 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 观察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 评价运动员训练水平。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蛋白尿经过一定时间休息,不需要治疗即可自行消失,故认为这种变化是生理性的。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运动项目 进行长距离跑、游泳、自行车、足球和赛艇等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的阳性率高,排泄量也较大;而体操、举重和射箭等项目在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的阳性率低,排泄量也少。这种现象可能与不同运动项目对机体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关。
   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 在同一运动项目中,随着负荷量的增加,尿蛋白出现的阳性率和排出量也随之增加。在大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开始承担大负荷量时,由于机体对负荷量的不适应,尿蛋白排泄量较多;坚持一段时间后,完成相同的负荷量时,尿蛋白排泄量减少。这是机体逐渐适应负荷量的表现。
   3.个体差异 运动性蛋白尿的个体差异较大,在同样的负荷内容及负荷量后,有的人不出现蛋白尿,而有的人则出现蛋自尿,而且排泄量的个体差异范围较大。所以,利用尿蛋白作为评定指标时,难以在不同个体之间比较其负荷量。而同一人在进行相同的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后,其尿蛋白排泄虽是比较恒定的,尿蛋白指标是较客观和有效的。
   4.机能状况 人的机能状况和对负荷的适应与尿蛋白排出量有关。进行定量负荷运动,当机能状况相适应性良好时,尿蛋白排量减少,尿蛋白恢复期缩短;反之,机能状况欠佳,适应性差时,则尿蛋白排量增加,尿蛋白的恢复期延长。一般情况下,激烈运动时,尿蛋白排泄量在运动后15-30分钟达到峰值,4小时内尿蛋白基本消失。超过4小时甚至更长,尿中仍有蛋白存在,这是人体机能下降的表现。当然,有关尿蛋白恢复时间也因人而异。
   5.年龄与环境 尿蛋白出现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运动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显微镜下血尿为正常尿色,但可见红细胞。
   运动性血尿多出现在激烈运动后,人并无其他症状和不适。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长不超过7天。出现血尿时,可适当调整运动量,服用一些止血药或中药,通常预后情况均良好。
   运动性血尿受运动项目、负荷量和运动强度、身体适应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跑步、跳跃、球类和拳击运动后,血尿的发生率较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加大过快时,如冬训及比赛开始阶段,血尿也多;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如过度训练,也会有大量的血尿产生;在严寒条件(冬泳)和高原条件下的训练,也容易造成运动性血尿。
   三、肾脏再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 肾脏在保持水平衡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另一条是通过循环血量的改变,进而反射性的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其结果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从而保留了体内的水分。相反,大量饮水,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力尿素分泌减少,其结果尿量增加,排出多余的水,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
   循环血量的改变:当血量过多时,反射性的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于是尿量增加。当体内缺水循环血量减少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即促进了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于是尿量减少。肾脏的这种调节作用维持着内外环境水的平衡。

(二) 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肾小管机能实现的,概括的说,是通过排氢保钠,是血浆和尿的酸碱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主要过程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氢离子与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这种交换的结果保持了血浆中碳酸氢钠和碳酸的正常比至201,从而使酸碱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氢离子和钠离子在肾小管处交换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需要借助泵的力量才能完成。肾脏这种排氢保钠作用对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氢离子和钠离子交换方式有三种表现
   肾小球滤液中碳酸氢钠的重吸收
   尿的酸化
   铵盐的形成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笔记(2)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