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时间:2011-04-11 17:13:34    下载该word文档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3 Q$ m% b7 N( O' ^4 h, A2 L

$ Z4 _8 r9 B% c  u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指细胞一个世代所经历的时间。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一个周期。

; `/ I/ o8 q6 j* o0 g同功器官:起源和结构不同,但形态和功能相似的器官。

1 ]- c% W" n! ^. X+ s# K, d光周期: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

* p( w% z* j1 I3 ~+ k内皮层: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茎、根、叶任何一部分的鞘状组织,一般作为皮层的最内层组织。

3 A1 Z3 d$ i' Q, ]0 c) c+ X半保留复制:DNA链在复制时相互分离为两条链,每条链作为一个模板而配上一条新链。

! L1 _+ `9 M7 O7 p+ z1 p6 f获得性免疫: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体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分子接触后产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功能。$ F# b0 Y8 R0 q7 ]3 Z3 e: G$ ?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8 z/ N* P( l0 ^1 A6 j; C

C4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2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固定后首先形成含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 ]  m1 q9 h/ O" W$ b

病毒: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RNA)型,必须在活细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8 K( G* Q: j/ ~8 S

双重呼吸: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鸟在飞行时靠胸肌运动带动气囊,气体在进入气囊和排出气囊时,两度经过肺,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 t* s% t) P% d7 o

细胞分化: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各自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的过程。  h/ J+ k( S# a* z" ?$ Q,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中,各个二级结构的空间排布方式及有关侧链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I$ l- V4 M9 {4 }

酵解: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 t8 s* `$ _$ c0 _+ ?5 C

凯氏带: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 i# M9 x. u+ W3 d; k+ V

同源器官: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 n* G# G; @% j

全能性: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4 n/ `2 k/ N$ 光周期诱导:在一定时间内给予适宜的光周期影响,以后即使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而光周期的影响仍可持续下去。. Z# U; e3 P0 A6 X

基因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

4 o, @1 {, ^% {: n5 c# z2 t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

% E3 K, |7 y" b7 p) W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

( O* K2 r1 Z/ r6 g! M8 M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的胚孔成为肛门或封闭而另外形成口的动物。% L4 g: D* w6 I( u. O( k

光能异养型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主要碳源的生物。

- q1 ^$ G0 ?( t$ t7 S% E/ r全酶: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包括所有的必需的亚基、辅基和其它的辅助因子。+ b; j% L4 G! F: S/ n

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 Z  g4 c& c% i6 j2 g1 g$ g4 s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_2 f, Z# }; Z+ ]5 x- K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8 C: E8 Q) I. A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2 P: }) ~; U! }' J# i

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 V* ~; t  f& D3 v4 S+ \克隆: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 B6 C$ d! q$ t! P/ l8 V* A器官原基:发育成专一器官的一个细胞团。

2 l  ]: m6 R. R4 l9 C酶的诱导契合模型:酶与底物结合时,底物能诱导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使酶分子能与底物很好的结合,从而发生催化作用。

3 i9 s( C: S. P5 z* G0 @% ?肺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得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 [0 L; ]" a# B' p: m) s) O  V

噬菌体:细菌病毒的总称。

0 h; k8 e$ V5 W$ I! i生物种:形态相似,可自由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集合。

- K1 g! I; z+ C& i# x& V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q& t/ h3 N8 D" _0 o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 Y# b: r: }4 r$ U. N) Y) p

光反应: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光的阶段。

+ d7 e3 F+ n2 O3 z& t0 N3 C* S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间质)中进行的不需要光直接参与的化学反应部分。3 v2 u  Q  H2 r- ^: S

永久组织: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在永久组织中,细胞常常停止分裂。

' }6 M, j% I! M  E$ |) \, r* t应激性: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 A1 t  n9 ?2 m9 Q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R' w7 P2 q7 P

细胞呼吸: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具体表现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

- ?6 v, i5 d7 E+ }2 d原肠胚: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层或三层胚层结构的胚胎。 ( _6 K8 Y: [9 l7 A; M# k

内起源:起源于器官内部细胞的起源方式。

5 H9 B2 E6 B+ U& k成花素:叶子接受刺激后产生的使芽分化为花芽的激素。

- e/ T8 j( M: ^( L7 [7 ^光能细菌:以光为能源的细菌。

' [$ O6 F& s! d/ \$ W, R3 @' c) @1 p/ t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1 k1 Y& e$ w. O5 }9 `

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7 M4 j5 A5 D7 J) i0 M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组成果实。5 U( s2 N, a3 B0 _2 L1 g6 j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形成ATP的过程。& o( Z3 u& N6 _; i

反馈调节:通过反馈机制协调生物体各器官活动。

( f7 L. i( |: _7 r9 _5 ^0 n; g0 E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1 i+ P( Q4 R" f7 W) C

细胞外消化:多细胞动物的食物由消化管的口端摄入在消化管中消化。

$ }/ |, G  o& u% O7 S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中各原子在各局部的空间排布。

9 j5 L- D+ W* N8 Q$ v1 `) g6 j光呼吸:植物绿色组织在光下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I9 X9 V, _* K9 C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或促进植株开花的作用。

5 F5 t% O1 V5 J0 }边材:树木柔软的外表面,其中的导管可以输送树枝。) s' o/ z8 c4 B; }5 m: B* i; @$ o

心材: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1 V5 s8 [" E2 m& n$ h化能细菌:以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的细菌。

( {' r4 W& [! @" }) j" g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的脂双层,起着画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

9 P) ^% M  i) W$ N5 M* \- t. o  M干扰素: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2 c7 s* |" g! |8 d; a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d3 _* @& z0 Q. p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相对缺氧的条件下,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d: d1 t0 T+ A+ X# d2 }5 E

菌根: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

% u! N: p" \8 O3 u- y+ w" D* U' |双受精: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4 {1 y/ l# U! _7 Q

生物节律:生命现象中的节律性变化。

5 y% A2 K: X/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2 V1 |  [6 g2 N( `6 Q4 H; ^, Y

基因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9 ^6 c) Q, _8 w+ F$ r4 e

非共质体途径:胞间隙,细胞壁以及壁膜之间。

" y4 p6 Z0 K5 l1 m  a1 i适应:生物的结构适合一定的功能,生物的功能适合一定的环境。

  \9 n* [5 c$ T  C' A光敏色素:植物体内对光照有很高灵敏度的物质或光检分子。

* u6 ^* H# k4 |+ \4 w' |6 |8 F( P双名法:为生物命名的标准。

" I: @$ `5 e3 D7 s4 {9 t$ B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而只有一个构成核样体的染色体且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 \9 d4 c8 K" V# {0 L* `: @8 I

氧化磷酸化:细胞呼吸的最终代谢途径,位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之后,是产生ATP的主要步骤。% J. Y  U0 b. W9 `

光合磷酸化: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与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应。

: p2 O- v  ]6 ^8 v4 a, E) t形成层: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4 A+ V9 n" C4 d. ]1 `" I8 V- q

共质体途径:原生质体及胞间连丝。

; ^: S  _8 I; Q3 T- E( L三羧酸循环: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

) U+ W% N* K; K) ]3 @蛰伏:部分动物为在特殊环境下生存而采取的潜伏储备行为。( D" Z% {- e2 @

生物圈: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0 r: P  N! Q7 W, @3 V吞噬营养:又名全动式营养。- G! C0 L# _# W- c5 K

蛋白质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c- x' M) N0 O# X6 R  l4 _

成熟组织:器官形成时由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发展而成的组织。, h4 ~; C, r, k2 F+ {2 c

有限花序:为花序主轴顶端先开一花,因此主轴的生长受到限制,而由侧轴继续生长,但侧轴上也是顶花先开放,故其开花的顺序为由上而下或由内向外。$ B4 J8 @3 ~6 H. g; n  }# T, D) Z. C

细胞凋亡: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j3 o& s" W" ]% {0 j, f7 h2 ?4 c' J

根压:植物通过消耗能量,通过主动吸收离子,水分随浓度差往上沿木质部运动的生理过程。

$ U+ s( `, U: ]$ c酶活性的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竞争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位点,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因而酶的活性下降。7 Q6 ^) _; x# c+ ]' \! ^2 D

内吞作用: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

2 e; b$ c6 J6 o* {% p8 n: U. D无限维管束:维管束在韧皮部与水质部之间,形成层存在,能继续不断增生长大。! q+ a# ]- T8 m! t1 k$ {

光系统: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规律的组成许多特殊的功能单位。1 u) }- H( T3 ?+ Y- |- j9 Y+ G7 e

内环境: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 [* _/ B* A- N/ r

连锁群:一对或一条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这些基因统称为一个连锁群。

; p7 ^& ]+ ^, R+ \/ b( K  m3 {春材: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形成的细胞径大而薄的形成层。

6 }5 A5 A9 N$ N2 u1 T7 I秋材: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干季形成的细胞径小而厚的形成层。

' K; |3 ^5 X; n- D内聚力: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生态学名词解释/ {+ Q4 G: `5 Y6 C  D, h6 ]# a



- K( R) h( S5 p  W$ s, B0 |生态价:生物对环境条件可以适应的幅度。

) L! J4 ]( F1 h- Q9 D; L/ ^生活型谱:群落中植物生活型的组成,是群落对外界环境最综合的反映指标。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6 l! X5 i  x4 Z6 c6 q重要值: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6 B& ^8 G7 P4 W/ Z- |

极端排序法:根据种群组成相似性并将相异性最大的群落置于排序轴两端对群落进行排序的方法。$ s  ^! C) e, m* N7 H& ^

生态位宽度: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

& e. I! H+ X  Y& _; [0 v群落系数:各样方单位共有种的百分率。# I( U( j; T1 F% R

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的能量比值。

1 p& x; j4 m" U0 l/ T次级生产: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

# u$ e) R0 j5 H# x, v2 y) n生态寿命:有机体的生活年限或寿命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K& V1 G6 K0 C6 @# S/ ^. ^  G

生态位: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3 @9 q) T6 P! n  U  \

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9 o9 Y+ V. G( m& Q- e) U( i

群落演替: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朝着一个方向变化的过程。

" ^. N9 ?6 z& T2 K6 o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 G7 g2 h# ?' A( f$ Y& h指数增长: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中,其百分比增长是一个常量。5 T2 @; g( {. k" e- h% V' a

共生: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 s9 |2 }: g4 J" C4 x" {, v

r-&k-理论:物种总是面临两个互相对立的进化途径,各自只能选择其一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a$ }5 B- f& w/ t+ W  f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 o2 q! u; @, l- E, ^$ L4 F/ R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 a  I& v  n

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 H7 ]) @# z3 c3 r2 A" A# X( w原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6 g* z6 H0 T# K! z" ]; j: L9 G+ c林德曼效率: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的乘积,或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值。- ~$ d- D$ v6 C0 d- }5 O# u

群落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0 z0 z" A; z( E" d7 b- E生态对策: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方式。

) x6 p9 b$ w8 V8 ]种间关系: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 M$ U( T1 b2 @: C: ?, x8 x

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应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

% F0 a) n8 E5 X" T' n, Q2 T生物地化循环:生物所需的物质如水和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钠、氯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是象能一样单向传递,而是反复利用,所以物质的传递称为循环,生态系统中这些无机物质的循环既涉及各营养水品的生物,也涉及大气圈,地圈和水圈,所以称生物地化循环。$ y3 p/ W' U9 p" \. E) @& F$ Q2 M

生态入侵: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地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地区也会逐渐扩大。0 L2 `2 U$ `; i. {

生活型: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类型。

5 T6 ^8 d/ `$ f+ }# ^0 n1 @3 n  [顶级群落: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f; R' u  g# c! e/ ?. a3 p+ C生物多样性: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 |7 l7 H( F- E' _' ?$ q( @# d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

& G9 N% k* S% c生态型: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5 K- P7 o- ~; f" |/ G  g. ?) D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8 L& ?( x* K0 ]- [2 z, _

初级生产力: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2 g4 R9 U9 r" j6 F负载量:每一个环境都有它最大的承载极限,任何一个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不管是食物或活动的空间。

: F7 r9 ?) u( s* G' m2 l$ M- O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4 c& L7 x; n8 ]  ], i/ O

耐受性法则: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

9 Y# J1 q4 M* K: d9 ]8 H内稳态机制: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6 z6 Y' ~, V( N6 O& O" v+ ]% E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率和呼吸作用率两条线的交叉点。

5 A* J1 G- ~* n: }: M+ V" k& ^: P  z" {: T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7 a2 T5 p+ f- ?  W, w; M-温定律:在一个基因平衡的族群中每各对偶基因中的一对控制同一形状的基因:

0 P9 e% q! Z" mp2AA+2pqAa+q2aa=1; d, E$ S5 q/ M2 S/ e

而p是A的基因频率,q是a的基因频率。

+ P0 m/ r* p% S1.没有突变; [; g6 ^7 t+ Q% u7 Z

2.族群很大

! |( i5 G/ d' L3.和同种的其他族群产生隔离5 V8 O$ _1 C8 c

4.随机交配8 b' e- ?6 G; c/ a" O5 N# G

5.个体的生存、生殖条件相同

8 k" h, G2 a. _- \如果具备以上五点,这基因频率将会维持一定,也就是失去了演化的动力。! R6 N9 h- }# H

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w) I8 M9 @0 \. v5 g& @5 d+ C

间接梯度分析: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派定群落样地的位序。% F- }8 g' d  M1 a/ i' [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0 `$ h6 z- t1 h  O; c

生活史对策:根据环境选择的确切意义阐明生活史式样的起源及其适应性。8 r  j' }& q8 i- N

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3 M1 H) @/ V9 m& U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 p' K% @; o4 [4 l/ V6 o功能种团:不同种类的体形大小、活动能力各异,但在功能上相近,而形成的群体。

! C. _, t4 y& g; P( {) O8 j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 A6 J0 [% Q* R$ }3 q群落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

" S$ }5 {6 n% b$ J+ @1 M2 r关键种: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物种。2 {7 Q+ e, {7 x8 ]5 u5 O

生态交错带: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

$ t! R" n) X0 `9 O  A; _5 Y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7 H2 E$ S  t/ ~, B! u, X

生态阈值: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7 I- [" M+ I0 o# R( M  O1 m6 }梯度分析: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

/ H; s) t3 Y, q0 |- y+ O- q. H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 T# U* O! W* r1 Y; L1 x: J生态足迹:一个区域或国家人口大量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然后把它们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 S# P' }- z# K2 t/ V  y! D" F9 q+ f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 T' h! I. {; o* D* ~+ v$ V

尺度: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

9 L6 Q, F# U. J: O/ n# A3 n景观廊道: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q! Z, w9 U) m8 G0 a* X

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名词解释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