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1-01-31 00:54:24    下载该word文档

2012 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分点训练四十题 诗歌的形象

1. (2011 •青岛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其六戎昱 北风凋白草, 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 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 in q m)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

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 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 难的同情, 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 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 愿望。

2. (2011 •聊城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 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 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 (2011 •潍坊期中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

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4.(2011 •威海模拟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 藤刺牵衣, 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 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 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

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 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

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

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 机的“孤花” 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 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 绚烂、寂寞与“阳 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 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 高标独立、 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5.(2011 •荷泽统考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梧叶儿 嘲谎人 无名氏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 沟①里好驾舟。 瓮来的大肉馒头, 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 无名氏 夺泥燕 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②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 内刳③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注】 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②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

③刳(k⑪:易V,挖。 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嘲谎人》主要是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个爱吹牛撒谎的可笑人物形象。 《讥贪

小利者》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贪小利者的可耻形象。

6. (2011 •临沂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 其二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

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 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 “幽独空林色” 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通过“白 日晚”“秋风生”“尽摇落” 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 流逝、理想破灭。

7. (2011 •济宁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竹 刘孝 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纪泪,羞入上宫琴。谁能 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 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 自在放旷的形象, 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 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 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8. (2011 •济南外国语检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 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 种景象?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 诗的第一、 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 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9. (2011 •烟台一中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 隔坞闻 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 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 么样的气氛?答案: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 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 瓮在路上 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 山坞 、树林 落叶

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 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细读此诗, 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 “怨”? (2) 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

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案:1)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 虑。2)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 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 ,虽简实丰,含蓄

蕴藉,余味无穷。 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 诗歌的语言

1. (2011 •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

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

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全词围绕“忆”展开 对西湖美景的描写。

2. (2011 •济南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 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 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 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 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 叫迎春花。

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 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 “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 景象以动态的美感。

3. (2011 •省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 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2) 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 “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1) 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 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

颔联写“灯火” “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 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 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 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4. (2011 •济南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 沉山。【注】 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g):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2) 有人评价这首诗 “句句写远,

却又始终未着 ' ' 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1) “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 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 住了描写的分寸。 (2) 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第三句写辽阔的 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 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5. (2011 •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舒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

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

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 ,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 “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 ”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

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 ,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 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 大意对即可 )(2) 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 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 或答 “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 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 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 逢的希望,情深意长。 大意对即可

6.(2011 •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 居人行转轼⑵, 客子暂维舟⑶。 念此一筵笑, 分为两地愁。 露 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

(1) 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2) 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

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 苦笑,这是以“笑”衬 写、表现 “愁”,写出诗 人不忍分别的心情。 (2) 写眼前实景:颈联 五、六句 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 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 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 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

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 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

7 . (2011 •潍坊、淄博等五地教学质检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 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并分析各自的妙处。

答案:韩诗: “惊”字,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 或:“嫌”字,运用拟

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 高诗:“醉”字,运用拟人手

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陶醉。 或:“忙”字,表现了儿童急切

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拂”字表现了杨柳枝条的柔媚多姿。

8.(2011 •潍坊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 水边。

有人说诗中有三个字是全诗的关键,你认为是哪三个字?请填在横线上。 解析:要先把握全诗的内容,读完全诗会发现,二、三、四句的内容都是“不系船”导 致的结果,显而易见, “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关键。

答案:不系船。

9.(2011 •济宁调研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 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 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 梅子,芭蕉,柳花。 (2) 闲。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 所牵绊, 在绿荫环抱的庭院, 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 心情格外舒畅。 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淋漓尽 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10 . (2011 •济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愁风月 生查子 贺铸 风清月正圆, 正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 处处愁风月。 心 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邃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注】 ①熏麝:熏炉中的香料。②寒虫:蟋蟀。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指出“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两句中用得最精彩的两 个字,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焦”和“ 切”两个字。主人公本想点香吟诗以遣愁情,然而“熏麝”反而使 心同香一样焦,吟诗声则与虫鸣一般凄切,极写心情之焦愁与凄苦。 “焦”“切”语意双

关,触景生情,意趣谐和。 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1 •淄博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 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

解析: 句中有比喻,两句构成对偶。关于感想,与花开花落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对偶、比喻。②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 “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

落,“劝君惜取少年时” 。

2. (2011 •济宁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 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一: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点燃的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 亮、温暖,这里却说未燃的蜡烛“冷” “绿”,“冷”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芭蕉上面似 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 “绿”则给人美丽的联想。 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 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被 寒意袭人的环境所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 “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

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 还把未展芭蕉宛若少

女娇怯羞涩的神情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示例三: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 “会被东风暗拆

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 兼备,意味无穷。

3. (2011 •荷泽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 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 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

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 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除外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 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 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4. (2011 •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 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 作简要分析。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 a. 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 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词人对西湖的热爱, 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 b. 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 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 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

5. (2011 •日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 761 。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 “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 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 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 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

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6. (2011 •青岛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 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 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答案:反衬 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7. (2011 •荷泽质量调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盆池 韩愈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 .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 极小。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 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

池》诗中,泉曰“眼” ,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 处。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 2)

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 (3) 简要说明.盆池》和

《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 (1)B (2) 小荷、蜻蜓,一个“才露” ,一个“早立” ,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 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无限生机照亮全诗。 (3) 《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

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 《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 ,大 中见小。

8. (2011 •滨州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

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 ①“高人” ,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这首词上片画

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案:画线句用了移情入景 或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 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 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 地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

9. (2011 •潍坊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处士卢姑山居温庭筠西溪问 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 飞散,满山荞麦花。

(1) 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 (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写

景的含意是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1) 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 (或“幽雅” ) 。颈联写入望的远 景。景象阔大、幽渺 (或“幽深” )(2) 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 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10.(2011 •黄冈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 ①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 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答案: (1) 用拟人的手法, 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

(2)①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

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②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 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诗歌

的思想感情

1.(2011 •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

岛①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

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 ①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

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题目为“晚望” ,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2) 末尾两句写

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这要紧扣题目中的 “晚”和“望” 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 (2)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 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答案: (1) 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 在夕阳斜照下, 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 几乎多至“万重” ;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 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

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这两句又起着点活 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 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 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2. (2011 •海口市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 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 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南 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 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 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 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 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 杳不可知。 (意思对即可,一、二句的寓意分开写亦可) (2) 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

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 ( “恢复中原、振兴

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说是“报国无门”亦可 )

3. (2011 •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

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 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 请说说 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解析: (1) 抓住描写月、桐、人声、鸿等事物时使用的缺、疏、断、孤等词语,就能 较容易把握作者营造的氛围。 (2) “无人省” “不肯栖”是作者心绪和人生态度的体 现。 答案: (1) 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 孤寂的氛围。 (2) 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 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4. (2011 •宁夏银川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过岳

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 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 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 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 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

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1) 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

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答案: (1) 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 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降临,一弯残月高 挂天际。 (2) 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 倦意和怀才见弃的幽怨情思,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5. (2011 •宁夏银川二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 有人说“夜阑

风静縠纹平” 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 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 契合的产物 (即情景相融 )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 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 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2) 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

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 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 ( 心灵自由 )

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 (

思相近即可 )

6. (2011 •鞍山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①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 761 )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 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 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

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 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

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

7. (2011 •抚顺一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 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案:内容: ①漂泊的旅思; ②谪官的愁思; ③年华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8.(2011 •大连二十四中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

作 苏轼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 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

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 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 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

苦闷;④

课标语文.L[2011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 槎(ch d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课标语文 8.L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4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 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2011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

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3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5

【答案】 (1) 本词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 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答出以时间为

线索的给 1 分,能简要说明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2)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 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 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答出心情的,给 2 分;能简析表现的,给 3分。意 思答对即可

[2011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 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 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

【答案】 (1) 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 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 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 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 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

[2011 •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各异, 《登城》写的是, 《望海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 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 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2 )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4 )

【答案】 (1) 蒙蒙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 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 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 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2011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 此处指论

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 )

【答案】 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 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

法?

【答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 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 )

【答案】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 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 011 •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

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4

(2) 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答案】 (1) 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 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 《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

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2011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 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

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课标语文 8. 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6

【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 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 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 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 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5

【答案】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 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 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 批

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2011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 清澈见底, 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 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 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 为 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 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011 •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 姓叶,名懋;智老, 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 先”指叶天经。

(1)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

(2)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5

【答案】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 【答案】 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 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客子”对“杏花”, “诗卷” 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2011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

骤雨

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 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

答案】 “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 出骤雨声势之大。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

【答案】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的 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案】 示例(1) :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 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 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示例(2)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 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 兀。

[2011 •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课标语文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 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 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011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 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 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课标语文 21.L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3

【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课标语文 22.L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

“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011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ks5u.com

渡江

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

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案】 (1) 奔波忙碌 几问津、忙于我 ,孤身在外 孤枕,思念家乡 乡国梦 ,朋 友零落 交游落落 (2)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11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 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 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词句分析。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

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是视觉描写, 而“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 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6 分。每点表达技巧 1 分;

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 1 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从“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

一点; ②抒发了作者对漂泊天涯的厌倦之情, 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 ③ 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 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 也是这个时候, 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 家买酒喝, 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 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 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11

食笋 曾幾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龙蛇戢戢②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丁宁下番③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 ①曾幾: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 (j j i: 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 (5

2.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 【答案】 颔联写春

夏之交,在风雷雾雨之后,新笋破土而出,如龙蛇戢戢而动,如虎豹初露斑纹。 (3 诗人

用比喻将雨后春笋写得有声有色, 动态十足, 表现了对它的热爱, 也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2

2.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曲折复杂的心理: 第三联写只要竹林常发出新笋, 就无虑顿顿吃素, 每食无鱼; 第四联则写不要把竹笋全吃了,应该留下一些,让它生长成竹, 因为我们还要靠

它障日遮风。 (4 表达了诗人对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11

真州绝句五首 其四

王士禛①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 ①王士禛:清朝山东新城人,是清初诗坛的领袖,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官至刑部尚 书。清康熙元年 (1662) ,他任扬州推官,路过真州 今江苏省信征县 ,写下《真州绝句》组 诗五首。

1.“好是日斜风定后, 半江红树卖鲈鱼”历来为人称道, 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6 ) 2.这首诗呈现出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诗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2 描绘出一幅傍晚时分,太阳西斜,风儿平静,红 红的树影映满半江水,江边渔民卖鱼声此起彼伏的优美风光。 (2 “日斜风定”“半江红

树卖鲈鱼”自然清新,境界淡远,语言含蓄,富于生活气息。 (2

【答案】 写出了渔家生活的安宁祥和,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安宁、幽静、闲适的情

调, (3 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生活的喜爱。 (2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1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 ①牛渚: 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 此地

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 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 声大著。

1.清代王士禛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 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6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答案】 空:白白的,徒然。 (1 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 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 (1 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 (2 “空”

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案】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 虚实结合 (1 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

(2 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