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组胚名词解释

组胚名词解释

时间:2020-04-25 08:27:35    下载该word文档

组胚名词解释

资料并不完整,想要得高分的同学自己看书,希望大家可以自己下去整理~

1.endothelium(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2.Mesothelium(间皮):衬贴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goblet cell(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黏原颗粒。由于颗粒中含黏蛋白,故称黏原颗粒。黏蛋白分泌后,与水结合,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 的作用。

4.serous cell(浆液性细胞):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下可见胞质中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分泌颗粒。浆液性细胞的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mucous cell(黏液性细胞):黏液性细胞的核为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除在核周的少量胞质呈嗜碱性染色外,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呈泡沫或空泡状。电镜下可见基底部胞质中有一定量的粗面内质网,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

6.serous demilune(浆半月):大部分混合型腺主要由黏液性细胞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称浆半月。

7.microvillus(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微绒毛内部有许多纵形的微丝。微丝上端附着于微绒毛顶部,下端插入胞质中,附着于终末网,微丝使得微绒毛可以伸缩。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

8.cilium(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指状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二联微管一侧伸出两条短小的动力蛋白臂。纤毛向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把上皮细胞的粘液及其吸附的颗粒物质定向推送。

9.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在超薄切片上,此处相邻细胞膜形成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用冷冻蚀刻法观察,在紧密连接处的膜内,蛋白颗粒排列成2~4条线性结构,它们又相互交错形成网格,带状环绕细胞,相邻细胞连接面上,网格相互吻合,蛋白颗粒对接,封闭了细胞间隙。紧密连接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具有屏障作用。

10.gap junction(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相邻细胞膜高度平行,细胞间隙约3nm,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它们聚集为斑状。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约2nm的管腔。连接小体贯穿细胞膜的双层脂质,并突出与细胞表面,相邻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通连,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分子量小于1500D的物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可在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整体。

11.desmosome(桥粒):呈斑状连接,又称黏着斑,大小不等,此处细胞间隙宽20~30nm,其中有低密度的丝状物,间隙中央有致密的中间线,由丝状物质交织而成。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附着版,胞质中的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其固定和支持作用。桥粒像铆钉般把细胞牢固相连,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12.basement membrane(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在HE染色的标本一般不易分辨。电镜下,基膜分为两部分,靠近上皮的部分为基板,与结缔组织相接的部分为网板。基板又可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基板的主要成分是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蛋白和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等,网板的主要由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基膜除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作用外,还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此外,还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

13.pseudostratifie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管道,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在垂直切面上观察貌似复层,而实为单层。

14.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是构成表皮基底层至角质层的主要细胞。在基底层的为基底细胞,属于干细胞,不断增殖;在角质层的角质细胞为终末细胞,使表皮屏障的体现者,他们不断脱落;在棘层的棘细胞、颗粒细胞和透明层细胞为过渡性细胞,他们不断合成角质蛋白、外皮蛋白、板层颗粒和透明角质颗粒,并不断向表面推移,并不断演化为角质细胞。

15.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散在分布与表皮棘层,细胞具有树枝状突起,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细胞呈圆形,核深染,胞质清凉,朗格汉斯细胞能捕获皮肤中的抗原物质,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然后细胞游走进入毛细淋巴管,随淋巴流迁至淋巴结,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引起免疫应答。因此,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生物、监视癌变细胞及排斥移植的异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

16.真皮乳头(dermal papillae)为真皮浅层的结缔组织向表皮呈乳头状突起形成的,其内涵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有触觉小体。真皮乳头扩大了真皮和表皮的连接面,有利于两者牢固连接和表皮细胞从真皮获取营养。

17.毛母质细胞(hair matrix cell)为毛球的上皮细胞,使干细胞他们不断增殖,部分子细胞分化形成毛根和上皮性鞘的细胞,并向上迁移。

18.黑素细胞(melanocyte):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核棘细胞之间,胞质内有特征性黑素颗粒,内含黑色素,于光镜下呈黄褐色。HE染色切片上胞体呈圆形,核深染而胞质透明,突起不能辨认。

19.角质细胞(horny cell):电镜下,细胞内充满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束及均质状物质,主要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细胞膜因内面有一层外皮蛋白而坚固;细胞间隙充满有脂质构成的膜状物。浅表的角质细胞间桥粒消失,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成为皮屑。

20.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存在于组织中,由细胞合成并分泌至胞外的成分。包括丝状的纤维、无定形的基质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无极性。

2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功能活跃时细胞较大,多突起;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它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即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构成结缔组织的纤维和基质成分。

22.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名白纤维。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细不等,直径0.5~10μm,呈波浪形,有分支并交织成网。胶原纤维的生化成分为Ⅰ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于细胞外聚合为胶原原纤维,再经少量黏合质黏结成胶原纤维。

23.浆细胞(plasma cell:B淋巴细胞来 ,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偏于一侧,异染色质常呈粗块状,从核中心向核被膜呈辐射状分布;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核旁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24.特异性吞噬作用(specific phagocytosis:是指巨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识别因子受体,特异性识别、黏附、包裹、吞噬其外包裹有识别因子的被吞噬物,如细菌、病毒和异体细胞等,形成吞噬体,后者与溶酶体合并被消化的过程。

25.组织液(tissue fluid: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部分液体,进入基质。起给细胞运送营养及运走废物的作用。含有与血浆成分相似的水、电解质、营养物质、气体分子和小分子量血浆蛋白,在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返回血液,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组织液不断更新,有利于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成为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6.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细胞是有突起的星形细胞,相邻的细胞突起连接成网。胞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着色浅,常见1~2个核仁;胞质较多,粗面内质网丰富。网状纤维由网状细胞产生,网状纤维交织成网,并深陷于网状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内,成为网状细胞依附的支架。在体内,网状组织不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网孔内细胞和液体可自由流动,这就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

27.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主要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根据脂肪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脂肪组织可分为黄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类。

28.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根据纤维的性质和排列方式,可分为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

29.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分布在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周围,其形态似纤维细胞,是成体结缔组织内的干细胞,保留着间充质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炎症及创伤修复时大量增殖,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

30.肥大细胞(mast cell:一类胞质内富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细胞较大,圆或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居中,;胞质内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等染为紫色。颗粒易溶于水,故在切片上难以辨认该细胞。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和嗜酸性颗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在炎症和免疫反应时,颗粒被释放。

31.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随功能状态而改变。功能活跃者,常伸出较长的伪足而形态不规则。核较小,圆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和少数球状隆起。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噬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细胞膜内侧有较多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运动。

32.间充质细胞(mesenchyme cell:一种分化程度低、无紧密联系,分化能力很强的细胞。大,呈星形,细胞间以突起互联成网;核大,卵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呈弱嗜碱性。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肌细胞、血细胞、内皮细胞等。成体的结缔组织内仍保留有未分化的间充细胞。

33.血象(blutbild)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

34.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Erythrocyte)红细胞直径7.5~8.5μm,呈双面凹的圆盘状,血涂片中显示中央染色较浅,周边较深。这种形态特点可增加红细胞的表面积。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细胞质内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有结合O2 CO2 的功能。有利于气体的运输。其正常值,男性是4.0×1012~5.5×1012/L;女性是3.5×1012~5.0×1012/L

35.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网组织红细胞是刚从骨髓进入血液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内有染成蓝色颗粒或细网,是细胞残留的核糖体,仍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在血流中经过约一天后核糖体消失,细胞完全成熟。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在造血功能 发生障碍的病人,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36.ABO血型(ABO blood group/type)细胞膜中镶嵌一类蛋白质,血型抗原AB,构成人类ABC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

37.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铁的蛋白质,运输CO2O2

38.贫血(anemia)红细胞数<3.0×1012/L , 血红蛋白<100g/L

39.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leukocyte)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正常值为4×109~10×109/L。在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可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40.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呈圆球形,直径为1012μm。细胞核为深染的杆状或分25叶,叶间有纤细的细窄部相连。细胞寿命越大则叶数越多。细胞质:中性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紫红或淡红色。含许多细小的、分布均匀的中性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

41.核左移(Left Shift)在中性粒细胞中,在当机体受严重细菌感染时,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4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呈分叶状,多为2 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也有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可吞噬异物或抗体抗原复合物,灭活组织胺,从而减轻过敏反应。还有抗寄生虫作用。

4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呈球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或呈S 型,染色浅。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含组胺,肝素。胞质中还含有白三烯。这些物质可使平滑肌收缩,小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过敏反应。

44.淋巴细胞(lymphocyte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一小凹陷,染色质浓密成块状,染色深。胞质很少,在核周形成一窄缘,染成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电镜下其胞质内有丰富的核糖体。淋巴细胞可分为三类: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有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NK 细胞可自然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45.单核细胞(monocyte呈圆球形,直径1420μm。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呈细网状,染色浅。胞质丰富呈灰蓝色,含有许多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明显趋化性。它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均能吞噬异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清除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分泌多种活性物质。

46.血小板(Thrombocyte, blood platelet骨髓巨核细胞胞质脱落形成的小块,无细胞核,有完整细胞膜,呈双凸圆盘状。100~300×109/L。当受到刺激时,呈不规则形。在血涂片中,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紫蓝色的颗粒,称颗粒区;周边呈浅蓝色,称透明区。电镜下,血小板膜表面有较厚的糖衣。血小板内有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两套小管系统。

47.淋巴(lymph是在淋巴管系统内流动的液体,单向性地从毛细淋巴管流向淋巴导管,然后汇入大静脉。由淋巴浆和淋巴细胞构成。实际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部分渗出液,蛋白含量低于血浆。因此淋巴是血浆循环的旁路。

48.骨髓(bone marrow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是造血组织,由血窦和造血组织构成。黄骨髓为脂肪组织,尚保留少量幼稚细胞,有造血潜能。

49.造血组织(hemopoietic tissue是产生血细胞的组织,产生于骨髓腔内,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以及少量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等。

50.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环境,核心成分是基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网状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窦内皮细胞等。基质细胞不仅起造血支架作用,并且能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还能产生网状纤维、黏连性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有滞留造血细胞的作用。

51.血窦(blood sinus为管腔大、形状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内皮基膜不完整,呈断续状,有利于成熟血细胞进入细胞。

52.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壁等处的血岛,出生后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内也有少量。

53.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方向确定的干细胞,也称定向干细胞,包括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和结合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等,它们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分别分化为形态可辨认的各种血细胞。

54.软骨(cartilage)软骨是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则由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构成。根据软骨基质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55.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s)位于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成群分布,每一群由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由同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成。越靠近软骨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量就越多,是软骨间质性生长的结果。

56.软骨囊(cartilage capsule)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相对较多,故此处呈强嗜碱性,于HE染色切片中,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称软骨囊。

57.骨质(bone matrix)骨基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呈凝胶状,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无机成分又称骨盐 bone salt,存在形式是羟基磷灰石结晶 hydroxyapatite crystal,呈细针状。最初形成的细胞外基质无骨盐沉积称类骨质 osteoid,经钙化后转变为骨质。

58.骨板(bone lamella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相互垂直。此结构形式有效增加了骨的强度。

59.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位于骨膜内,体积小,呈梭形,细胞核椭圆或细长,胞质少。骨原细胞是一种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方向取决于所处部位和所受的刺激性质。

60.成骨细胞(osteoblast):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多呈矮柱状,通常单层排列,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与相邻的成骨细胞或骨细胞突起形成缝隙连接。电镜下见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骨细胞可分泌类骨质,同时以细胞膜出芽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基质小泡。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骨细胞。

61.破骨细胞(osteoclast):数量较少,常位于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触合而成,胞质嗜酸性。有明显的极性,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许多不规则并分支的指状突起,称皱褶缘环绕于褶皱缘ruffled border的胞质略微隆起,称为封闭区亮区。

62.骨陷窝(bone lacunae骨小管(bone canaliculus:骨细胞 osteocyte胞体所在的腔隙为骨陷窝,突起所在的腔隙为骨小管。相邻骨细胞的骨小管互相连通。骨陷窝与骨小管内含少量组织液。骨组织内的骨陷窝与骨小管相互连通,构成物质输送管道,骨细胞借此进行营养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和信息传递。

63.穿通管(perforating canal):长骨骨干中与骨干长轴近似垂直走行,内含血管、神经和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有较多的骨祖细胞,穿通管在骨外表面的开口为滋养孔。

64.骨单位(osteone哈弗斯系统 Haversian system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骨板之间,数量最多,是骨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骨单位中轴为纵行的中央管,周围为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又称哈弗斯骨板。骨单位内的骨小管相互连通,最内层的开口于中央管,形成血管系统与骨细胞之间营养物质交换的通路。

65.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位于骨单位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原有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被吸收的残留部分,呈扇形或不规则形,其中无血管通道。

66.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膜内成骨是先由间充质分化为胚胎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在将要形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间充质细胞增殖、密集分化为骨原细胞并转变为成骨细胞群。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被包埋其中成为骨细胞。类骨质钙化成骨基质,形成最早的骨组织,称为骨化中心。成骨过程由骨化中心向周围扩展。最初的骨组织为针状,即初级骨小梁,继而连接成网,构成初级骨松质,其外的间充质分化为骨膜。此后,骨进一步生长并改建。

67.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人体大多数骨的发生方式。软骨内成骨是由间充质先分化为软骨,再被骨组织取代。分四步:1. 软骨雏形形成 2. 骨领形成 3. 初级骨化中心和骨髓腔形成 4. 次级骨化中心和骨骺形成 干骺之间的骺板或生长板为长骨加长的生长基础。

68.肌节 sarcomere):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结构。每个肌节由1/2I+ A+ 1/2I带构成。肌节依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肌节是肌原纤维和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9.横桥( cross bridge):肌原纤维粗肌丝上肌球蛋白头部朝向Z 线,并突出于粗肌丝表面,形成横桥。

70.横小管 transverse tubule (T tubue)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暗带与明带交界处。同一平面上的横小管分支吻合,环绕每条肌原纤维,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内部。

71.肌浆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其中中部纵行包绕一段肌原纤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肌浆网膜上有钙泵和钙通道,能贮存钙离子和调节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在肌纤维收缩中发挥重要作用。

72.三联体(triad):在骨骼肌纤维的A带与I带交界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横小管,肌浆网在横小管之间纵向包绕肌原纤维,形成纵小管 longitudinal tubule。纵小管靠近横小管处膨大并相互连接形成终池。由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终池构成三联体。三联体的功能是将兴奋经肌膜传至肌浆网膜。

73.闰盘 intercalated disc):是心肌纤维间互相连接的部位,光镜下呈着色深的粗线,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或呈阶梯状,闰盘位于Z水平,电镜下可见其由相邻心肌纤维在连接处伸出的许多短突起彼此凹凸嵌合而成。在连接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相邻细胞借此牢固连接;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有利于相邻细胞相互交流化学信息和电冲动,是心肌纤维的兴奋同步化。

74.尼氏体(nissl body:分布于神经元胞体树突中,具有强嗜碱性,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构成。合成蛋白质,主要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的神经调质。

75.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s):在光镜下观察到的神经元胞质中的细丝。包括微管和神经丝。为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

76.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s):突触前神经末梢中的小型囊泡,含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表面含有突触素,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77.髓鞘(myelin sheath):施万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质膜沿着轴索的轴心螺旋缠绕形成的多层脂双层结构。主要成分为髓磷脂,具有高度绝缘性。

78.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中枢神经系统中呈星形的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界膜支持脑血屏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为神经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并在大脑瘢痕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79.假单极神经元(peudounipolar neuron):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感觉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包含一个长的树突和一个短的轴突。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因此,称假单极神经元。

80.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呈卵圆形,分布在皮肤真皮乳头内,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外包有结缔组织囊,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其终末分成细支进入小体呈螺旋状盘绕于细胞间,感受触觉。

81.运动单位(motor unit):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82.轴丘(axon hillock):轴突起始处呈圆锥形的区域就称为轴丘。

83.突触(synapses):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棘突相接触,形成突触。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84.郎飞节(Ranvier's node):神经细胞的轴突部分是由髓鞘包裹着的。而髓鞘并不是完全包裹着轴突,它们是分节的。节与节之间有一小段是裸露的部分,这些裸露的部分就被称为郎飞节。

85.神经膜(neurilemma):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可兴奋膜。

86.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间的一种化学突触结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抵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膨大,与一条骨骼肌纤维接触,形成化学突触连接,连接处呈椭圆形板状膨大,称为运动终板.

87.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由介于血循环与脑实质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

88.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层透明膜,约占纤维膜的前1/6

89.虹膜(Iris): 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虹膜中央有瞳孔

90.脉络膜(choroid):脉络膜在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含有丰富血管和色素细胞

91.视网膜 Retina):居于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组成,

92.膜盘(membranous disc):视细胞外段包含一群堆积着的小盘,这些小盘由细胞膜内褶而成,称为膜盘。

93.视盘(optic disc):全称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由黄斑向鼻侧处有一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称为视神经盘,简称视盘。这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是视神经的始端。因为该处无感光细胞,所以无光的感受作用,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94.中央凹(fovea centralis):视网膜视觉(辨色力、分辨力)最敏锐的区域。在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macula lutea),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两层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均斜向周围排列。此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均一对一联系,故视觉最为敏锐而精确。

95.小梁网(trabecular reticulum):巩膜静脉窦内侧网状结构,由小梁和小梁间隙构成,与巩膜静脉窦相通。

96.螺旋器(Spiral organ):是人类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膜迷路的蜗管的下壁(下壁即蜗鼓壁又称基底膜或螺旋板)由指细胞、毛细胞、柱细胞、以及盖膜组成

97.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在膨大部称壶腹,壁上有壶腹嵴。其黏膜上皮细胞有2种,一是支持细胞,呈高柱状,从基膜开始直达游离面;另一是毛细胞,呈短柱状,夹于支持细胞之间,细胞顶部有静纤毛和一根较长的动纤毛,都伸入壶腹帽中。壶腹嵴能能感受头部旋转运动的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98.位觉斑( Macula acustica):位于膜前庭内,即椭圆囊和球囊内。椭圆囊外层壁和球囊前壁的粘膜局部增厚,呈斑块状,分别称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受器,合称位觉斑。其表面平坦,上皮高柱状,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的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顶部有分泌颗粒,分泌物在位觉斑表面形成一层胶质膜,称位砂膜,膜表面有细小的碳酸钙结晶,即位砂。毛细胞有多条静纤毛和一条动纤毛。位觉斑感受身体的直线变速运动和静止状态。

99.骨迷路(bony labyrinth ):内耳一部分,由致密骨质构成。可分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00.膜迷路 membranous labyrinth):内耳的主要部分,构成膜迷路的主要部分是椭圆囊、球囊(小囊)半规管、耳蜗,膜迷路的内腔充满内淋巴(endo lympha),与骨迷路之间的外淋巴腔(cavumperi lymphaticum)中,有外淋巴(perilympha)。

101.thyroid follicle(甲状腺滤泡):大小不等,直径在0.02~0.9mm,呈圆形或不规则性。滤泡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滤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甲状腺素。在功能活跃时,滤泡上皮细胞增厚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变矮,呈扁平状,胶质增多。

102.parafollicular cell(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细胞之间。细胞较大,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银染发可见胞质内有棕黑色颗粒。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

103.chromaffin cell(嗜铬细胞):为肾上腺髓质的腺细胞,呈多边形,如有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此类细胞的胞质内可见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嗜铬细胞又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04.zona fasciculata(束状带):肾上腺皮质中最厚的部分。束状带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的细胞索。束状带细胞可分泌糖皮质激素,促使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化成糖,还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症等。

105.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穿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分支并吻合形成第一级毛细血管。第一级毛细血管网于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垂体门微静脉下行进入远侧部,分支并吻合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第一、第二级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远侧部,从而调节远侧部细胞的分泌活动。

106.herring body(赫令体):视上核与室旁核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被运输到神经垂体神经部,在轴突沿途和终末,分泌颗粒常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状膨大,于光镜下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弱嗜酸性团块,称赫令体。

107.黏膜(mucosa):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层组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08.黏膜下层(submucosa):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与淋巴管。

109.皱襞(plica):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

110.肌层(muscularies):除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分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环肌、外环肌两层,有肌间神经丛,结构与粘膜下层神经丛相似,调节肌层的运动。

111.浆膜(serosa):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者称浆膜,见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光滑,利于胃肠活动。

112.表面黏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该细胞椭圆形的核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着色浅淡以致透明;细胞间有紧密连接。此细胞分泌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113.胃底腺(fundic gland):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胃底腺呈分支管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是胃粘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114.主细胞(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下半部。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

115.壁细胞(parietal cell):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上半部较多。此细胞体积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均质而明显的嗜酸性。电镜下,胞质中有迂曲分支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和丰富的线粒体。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和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116.潘氏细胞(Paneth cell):是小肠腺特有的特征细胞,常三五成群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潘氏细胞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117.微褶皱细胞(microfold cell):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黏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微褶皱,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电镜下可见其胞质中有丰富的囊泡。微褶皱细胞可摄取其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巨噬细胞,后者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118.胰岛(Pancreatic islet):

组成:为内分泌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细胞团

分布:位腺泡之间,呈团索状,索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染色:HE染色不易分;特染/电镜:分ABDPP细胞

119.肝小叶(hepatic lobule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多面棱柱体,长2 ×宽1mm50 ~100万个,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分隔,称小叶间隔。

120.中央静脉(central vein):位于肝小叶的中央,沿其长轴行走的静脉。

121.肝板(hepatic plate):切片上称肝索(hepatic cord),是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互相连接,并呈放射状排列的有孔板状结构。

122.肝血窦(hepatic sinusoid):

形态:腔大不规则,互相吻合成网。

血流:从小叶周边汇流到中央静脉。

窦壁:内皮细胞有孔,间隙大、无基膜。

123.肝巨噬细胞(Kupffer cell):又称库普弗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微绒毛。来自血液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吞噬细菌、衰老的红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处理和传递抗原,调节免疫功能。

124.窦周隙Disse隙):

定义: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间的狭小间隙。

结构:其内充满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

125.储脂细胞(fat-storing cell):

形态:有突起,附于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

功能:储存维生素A,脂肪;产生胶原。

126.胆小管bile canaliculi):

概念:彼此对应的肝细胞膜向胞质局部内陷形成的小管,直径0.5~1µm

光镜结构:银染法显示呈网格状

电镜结构:腔内有肝细胞的微绒毛,管壁周围有紧密连接、桥粒等封闭。

功能:肝细胞分泌胆汁的通道。

127.泡心细胞(centroacinar cell):延伸到腺泡腔内的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128.门管区(portal area):相邻几个肝小叶角缘处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称门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又合称门三连管(portal triad)。

129.olfactory region(嗅细胞):呈梭形,夹在支持细胞之间,为双极神经元,是体内唯一存在于上皮中的感觉神经元。其树突伸至上皮表面,末端膨大成球状的嗅泡。

130.ciliated cell(纤毛细胞)最多,呈柱状,游离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向眼部快速摆动,将黏液及粘附的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咳出,净化吸入的空气。

131.pulmonary lobule(肺小叶)每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是肺的结构单位。肺小叶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面向着肺表面,肺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分隔。

132.Clara cell(克拉拉细胞):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中的主要细胞,无纤毛。柱状游离面呈圆顶状突向管腔,细胞质染色浅,电镜下,顶细胞质有很多低密度分泌颗粒。可分泌糖蛋白,在上皮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133.Pulmonary Alveolus(肺泡)为半球形小囊,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者呼吸性细支气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构成肺的主要结构。

134.Alveolar pore (肺泡孔)相邻肺泡间气体流通的小孔。可均衡肺泡间气体的含量。

135.Surfactant(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分泌后在肺泡上皮铺展成一层,主要成分为磷脂等,有效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重要因素。

136.Dust cell尘细胞:吞噬了较多尘粒的肺巨噬细胞。

137.blood-air barrier(气血屏障):肺泡腔内的O2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和连续毛细血管内皮构成,厚度约0.20.5um

泌尿系统

138.Glomerulus(血管球)是肾小囊中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共同组成肾小体。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进入肾小囊内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后者又汇入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囊,因此血管球是动脉型毛细血管网。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是有孔型的,内皮外有完整基膜。内皮孔,基膜,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了滤过膜。由于入球微动脉管径比出球微动脉粗,故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一般的毛细血管高。血流流经血管球时,血液内的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屏障漏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139.medullary loop(髓袢)近直小管,细段,远直小管三者构成的U型髓袢。

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肌细胞分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呈立方形,细胞质内有分泌颗粒。该细胞能分泌肾素。

140.Nephron(肾单位)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总称。

141.type alveolar cell (II型肺泡细胞):细胞为立方形或者圆形,位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电镜下,胞质内可见较多分泌颗粒,颗粒内含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称为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颗粒内容物分布于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142.Podocyte(足细胞):肾小囊壁脏层细胞形态特殊,称足细胞。足细胞胞体较大,向肾小囊腔隆起,每个胞体向周围伸出几个较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足细胞的次级突起相互交叉嵌合,形成栅栏状,紧贴在毛细血管外面。次级突起间的间隙称为裂孔,裂孔上有很薄一层裂孔膜。

143.filtration barrier(滤过屏障):是血管球毛细血管腔与肾小囊腔之间的结构。包括有孔毛细胞血管内皮、基膜及足细胞的裂孔膜三层结构。有选择性通透血浆成分并形成原尿的作用。

144.medullary ray(髓放线):从肾锥体底呈辐射状深入皮质的条纹称髓放线。

145.cortical labyrinth(皮质迷路):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

146.macula densa(致密斑):远端小管靠近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特化形成一椭圆形斑块状结构,称为致密斑。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核椭圆形,位于细胞顶部。上皮下的基膜不完整,细胞基部有细小的突起,与邻近细胞的突起镶嵌。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内Na+滤液中浓度的变化。

147.Spermatogenic epithelium(生精上皮):构成生精小管,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侧有胶原纤维和梭形的肌样细胞。

148.Spermatogenesis(精子发生):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经历了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3个阶段。

149.Spermiogenesis(精子形成):是指圆形的精子细胞通过一系列形态变化,转变为蝌蚪型精子的过程。主要包括:核染色质浓缩;从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中心粒形成精子尾部的运动结构——轴丝;线粒体集中在精子的中段形成线粒体鞘;多余的细胞质脱落。

150.Spermatogonium(精原细胞):分为AB两型。A型精原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小,染色深,核中央常见淡染区;或染色质紧密,染色浅。A型精原细胞是生精细胞中的干细胞,不断的分裂增殖,一部分子细胞继续作为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B型精原细胞核圆形,和周边有较粗的染色质颗粒。B型精原细胞经过数次分裂后,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

151.Acrosome(顶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由高尔基体复合体形成,是特殊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如顶体素、透明质酸酶、磷酸酯酶,在受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52.blood-testis barrier(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基膜及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组成,以紧密连接最为重要。该屏障既可阻止血液内的某些有害物质进入生精小管,也可阻止生精小管内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对维持生精小管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53.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睾丸间质细胞):成群分布在睾丸间质内,细胞较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胞质呈嗜酸性。细胞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可分泌雄激素。

154.blood-epididymis barrier(血-附睾屏障):位于主细胞近腔面的紧密连接处,能保护成熟的精子不受外界干扰,并将精子与免疫系统隔离。

155.atretic follicle(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它是一种细胞凋亡的过程,发生在卵泡发育的任何阶段。

156.Zona pellucid(透明带):在初级卵母细胞与放射冠之间出现的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是酸性的带状结构。

157.Theca cell(膜细胞):由基质细胞分化为多边形或梭形,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特征。

158.corpus luteum(黄体):排卵后,残留于卵巢内的卵泡壁连同壁上的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塌陷,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即黄体。黄体由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构成,前者主要分泌孕激素和松驰素,后者主要分泌雌激素。

159.ovulation(排卵):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连同外周的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到腹膜腔的过程。

160.menstrual cycle(月经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体,底部的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出血,修复,增生,28为一个周期。

161.corona radiate(放射冠):卵泡细胞增生后,由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由单层变为多层,最里边的一层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

162.interstitial gland(间质腺):由闭锁卵泡的膜细胞形成的细胞团,分泌雌激素。

胚胎学:

1.胚胎学( embryology: 主要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

2.(精子获能 capacitation:精液中的糖蛋白覆盖在精子顶体的表面,能阻止顶体酶的释放;精子经过子宫和输卵管的过程中,这些糖蛋白被去除,精子获得释放顶体酶完成受精的能力。

3.(胎盘placenta):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组成的圆盘形结构。功能包括物质交换、内分泌功能等。

4.(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胎盘膜或胎盘屏障。早期胎盘膜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5.受精(fertilization: 成熟的精子和卵子融合而成为合子的过程。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条件: 精子获能 精卵识别 受精时间:射精后12h,排卵24h 受精的意义: 恢复染色体数目 决定性别 产生遗传和变异 激发卵裂

6.植入(implantation:胚泡进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开始,于第11-12天完成。

7.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精卵结合后,卵子浅层胞质内的皮质颗粒立即释放酶类,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使ZP3分子变性,不能再与精子结合,从而阻止了其他精子穿越透明带。

8.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9.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从青春期开始,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体,底部的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出血,修复,增生,28为一个周期。

10.放射冠(corona radiate:卵泡细胞增生后,由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由单层变为多层,最里边的一层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

11.多囊肾(polycystic:由于远曲小管与集合管未接通,尿液在肾小管内积聚,使肾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泡,称多囊肾。

12.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肾在上升过程中受阻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两肾下端融合呈马蹄形。

13.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包括肺动脉狭窄(或右心室出口处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上和右心室肥大

14.心内膜垫(endocardial cushion: 由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房室管的背侧壁、腹侧壁所生成的心内膜突起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组胚名词解释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