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泉州师范学院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泉州师范学院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时间:2018-08-23 19:06:50    下载该word文档

泉州师范学院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草 案)

201051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精神,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组建本科大学以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的合力,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实力跨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前列。目前学校拥有东海(校本部)、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85亩,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019万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90多万种;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思政教研部,全日制在校生13880人;另有1个校企合作软件学院;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57个、专科专业20个,涵盖文、史、理、工、经、法、管、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专任教师715人,正高职称82人,其中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4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一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获批立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前列。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蝉联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被省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校党委连续三次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高等教育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大学更加注重引领社会,现代大学越来越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国际一体化促使高校更加注重国际开放;教育大众化推动大学努力打造品牌质量;科技综合化引导大学发展学科交叉。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由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全人教育”,致力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全人”。

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区域化、综合化已初具规模,高等教育正实施工作重点的转移,着力实现从以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从外延式拓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就我校所在的区域发展情况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求福建省高等学校必须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海峡两岸产业对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好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泉州全力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前列,需要进一步整合组建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和人才支持。200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泉州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泉州师院的基础上积极组建泉州大学”,这就为整合复办泉州大学提供了发展思路和科学决策的背景依据。

学校自身条件与社会环境互动要求,使学校努力复办泉州大学已成必然。地处闽南侨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区位和人文优势,为泉州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海外乡亲和港澳同胞,历来有爱国爱乡、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美德。有海外侨亲的支持,再现海滨邹鲁盛景,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弘扬大泉州文化的一种历史必然。

二、发展规划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融入大局,准确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和成效。

(二)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争取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复办泉州大学;经过10年奋斗,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

(三)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为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泉州扩大至全省乃至周边省份。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诗山校区继续保留适当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为以闽南文化传承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大学,开放型指办学外向化、文化多元化、筹资多渠道化,有特色指有个性、有优势、有竞争力,高水平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四)办学规模

2020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500人:校本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保持在13500人左右;合作办学(独立学院、闽台合作、校企联办)300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人;诗山校区全日制高职生1200人。至2020年设置17个二级学院:至2012年,在人文学院基础上组建文学与传播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在理工学院基础上组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艺术学院基础上组建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至2015年,组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至2020年,在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上组建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此外,加强指导,支持办好软件学院;多方合作,与实力企业合办一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开辟两岸合作办学途径,创办海峡学院(闽台合作)。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学科建设

启动新增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立项建设,2012年以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等三个学科为授权学科,艺术学、历史学、理论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为五个支撑学科,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至2020年争取获得5-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届时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人左右;打造3-4个品牌学科,为2020年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做准备。努力实现学科与地方经济直接对接,至2015年发展2-3个与地方经济能直接对接的学科(如化工、航海等),使这些学科为地方经济建设对口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制定建设规划。出台《泉州师范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及其运作规范和保障措施,确定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启动建设;每年投入不少于600万元经费,搭建好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所需的教学平台,添置必要的中外文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备;制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经费规范、有效使用。

——优化学科队伍。加大立项建设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实施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培养“桐江学者”及其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2012年、2015年和2020年等阶段上,使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学科队伍结构先得到全面优化。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制订各学科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学科建设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学科建设顺利实施;支持硕士学位建设单位立项建设学科主(承)办、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提高学术交流层次和质量;努力营造申报科研课题项目的良好环境,支持立项建设学科积极申报高层次课题项目和奖项。

(二)教学改革

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更新教育观念,以探索适应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持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等工作,构建适应海西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继续教育基地;发挥高校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职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服务;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学综合素质拓展体系,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主动贴近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软件动漫等适应地方优势产业需求的新专业;积极稳妥设置工科专业,使工科专业数和在校生数均提升5个百分点,占全校20%。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在2012年、2015年和2020年等阶段上各调整(新增或撤销)23个本科专业,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力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争取获批更多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近期实现每个二级学院均有省级项目;争取更广泛地覆盖国家级项目。重点加强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至2012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00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实现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建成省级特色专业5-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5个。至2015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30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国家精品课程1-2门;建成省级特色专业6-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6个。至2020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80门,省级精品课程60门,国家精品课程3-5门;建成省级特色专业8-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8个。

——主动调整发展思路。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强化教学内涵建设,努力为海西建设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积极发展贴近市场、适应省市优势产业集群需求的新专业,重点发展经济、管理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积极稳妥设置工科专业,形成多科性大学格局。全面加强专业软硬件建设,所有专业都达到国家合格标准,部分专业成为优势特色专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贴近社会需要;加强文理渗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各类合格专业人才。加强实验室和实验队伍建设,优先建设服务面广的公共教学实验平台,推进资源整合;根据一级学科建设规划启动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努力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水平。

——规范教学管理。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教学制度化建设、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绩效评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

——保证经费投入。完善教学经费运行机制,逐年增加四项教学经费、图书经费、“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及质量工程建设经费,确保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有效实施;加大经费管理和监督力度,保证分配到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强化教学专项经费执行过程监督和使用效益评估,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省教育厅和泉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以校侨共建为依托,在诗山校区继续保留适当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索并完善相对独立的分校区管理模式,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提高教学服务社会能力。强化省市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能;发挥省级校长培训基地作用,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性培训模式。以远程网络继续教育为载体,办好泉州市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针对海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新要求,精心设置专业,稳中求进办好成人学历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作为省级鉴定站的作用,在满足我校学生就业成才的需求基础上,与企业构建培训、认证的联合工作,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认证工作,为建设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

——支持软件学院办学。支持软件学院年度申报本科专业计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对软件学院的指导和管理,督促软件学院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监测和评估体系。

(三)科研创新

在科研经费上,至2012年获得外拨科研经费200万元,其中横向合作项目经费50万元;至2015年获得外拨科研经费500万元,其中横向合作项目经费100万元;至2020年获得外拨科研经费800万元,其中横向合作项目经费200万元。在科研立项与成果奖项上,力争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国家基金项目立项;2012年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5个以上,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个以上;2015年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0个以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个以上。

——拓宽科研发展空间。充分挖掘校内科研潜力,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科研项目上争取科研立项经费和校外资助科研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指导力度,特别是对专利申请、技术转让、奖项的申请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办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扩展为社科版和自然版单独刊号,提升我校学术创新水平。

——加强应用技术及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积极开展应用开发研究,支持科技开发人员与企业挂钩,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吸引企业来校建立合作研究机构,支持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在企业建立实验基地;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2012年有3个以上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或技术发明应用于企业生产;密切结合泉州地区企业相关的技术要求,集中学校优势力量建设2个省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增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能力。积极推进8个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各种园区、平台、中心建设;围绕“融入海西、服务海西”这一主题,加强“产学研”的全面联合;建立“泉州师院科研事业发展协作会”,邀请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参与,加强高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做好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海西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加强培养,积极引进,充实数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的原则,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至2012年,专任教师中有教授90名,博士100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5名,“桐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名。至2015年,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0名,博士130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名,“桐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名。至2020年,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0名,博士200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其中1-2名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0名(其中1-2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桐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0名;专任教师数量占教职工总数的60%以上,生师比181(含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生师比161)。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保证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投入,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集中精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和专业教学梯队建设、学科建设紧缺急需人才;充分利用“桐江学者计划”这一引智平台,做好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吸纳海(境)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台港澳人才来校工作,贡献智慧;重视高层次和优秀拔尖人才出国出境研修和合作研究。

——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设立“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每两年推荐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青年骨干教师,每批次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0人、青年骨干教师20人;有计划地选拔中青年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进行访学或合作研究,或到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制订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提高计划,鼓励和安排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做好校外人才支援与合作工作。加强与福建师范大学等协作单位的联系,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管理,师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改革等方面得到协作单位的帮助和指导;深化与漳州师院等四所高校“教师网联教学平台”的管理工作,建立与泉州市地方高校的支持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定期聘任一批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副教授),短期或定期到校讲学(讲座)、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实习实训指导和合作研究等,提升学校的科研攻关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强化师德教育和塑造。通过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活动,树立“德教双馨”的先进模范典型,宣传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引导教师不断丰富师德底蕴;建立学校、学院、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把师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务考核体系统一进行,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推进人才管理优化与创新。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建立和谐的氛围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完善合理的利益平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善待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实行人才动态管理,大力推进以岗位设置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通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转岗分流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机制;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工作,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五)基础条件建设

1.校园基本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化型的现代化文化基地”为着力点,按照“绿化、舒适、便捷”的原则,延续原有规划布局特色,保护地形,尊重自然,注意人与自然和谐;注重本土文化的延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突出学校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力求因地制宜、节能节地,分期实施且又形象完整地建成“生态文化型”大学校园。

——预留发展用地。在完成东海校区征用建设用地1066亩基础上,再征用434亩地作为独立学院建设用地。2012年确定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设的投资方和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建设。

——完成校园绿化和水域建设。分年度逐步完善东海校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2010年完成艺术大楼和明德体育馆周边配套工程和绿化工程;在2011-2013年逐步完善校园水域建设。

——完善校园围墙建设。随着市政工程沿海大通道、繁荣大道等的不断完工,分年度逐步完善学校围墙建设工作;2012年完成校园北门建设。

2.信息化校园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构筑适合本校实际的数字校园,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让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到2012年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由建设和运营并行阶段转入运营和维护阶段;到2015年以学生为主线的信息化工作基本完成;到2020年以教师为主线的信息化工作基本完成;根据需求适时建设各类应用系统(平台)。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教学与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学校主页、标准规范体系等的建设;推进校园数字电视、校园广播等服务师生的媒体系统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并集成已有信息资源,使数字校园建设形成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坚持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并重的原则,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既注重眼前又具有前瞻性,为未来扩展留有充分余地。

——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引导师生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所起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必然选择;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管理部门向服务型转变,规范行政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3.仪器设备投入

每年投入600万元作为教学仪器设备专项经费;每年投入600万元作为申硕学科立项建设经费,其中至少30%用于购置科研仪器设备;海西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至少50%用于添置专项设备。至2012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单台件800元以上)达到1.1431亿元;2015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2亿元;2020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32亿元,达到评估优秀等级(生均8000元,学生规模为16500人)。

4.图书资料投入

建设文科图书分馆,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29302平方米。至2012年,馆藏印刷型图书增至128万册,电子图书增至94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增至8200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增至1820种;至2015年,馆藏印刷型图书增至135万册,电子图书增至100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增至8500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增至1850种;至2020年,馆藏印刷型图书增至增至150万册;电子图书增至11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增至9000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增至1900种。

(六)办学特色

进一步凝练和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以二级学院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三项改革为动力构建的严谨的教学管理特色。以“四个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校侨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共同形成的多元的人才培养特色。以闽南文化传承与教育、信息技术与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代表的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色。

1.严谨的教学管理特色

——以二级学院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为载体,继续完善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专业建设、二级学院等年度系列教学评估,确保主要教学环节及其管理的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主辅修教育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大实践创新教学改革力度,推行创新学分制,加大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践创新与就业能力的提升;推进信息技术运用改革,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和水平,实现教务网络化管理。

2.多元的人才培养特色

——强化“四个一体化”教师教育特色。继续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即学前至高中阶段教育师资培养一体化,师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体化,基础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一体化。发挥“人无我有”的优势,加强全省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促进全体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师”。密切理论研究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形成一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队伍,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省部级教育教改课题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深化开放多元的办学特色。积极传承和发扬泉州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创建开放多元的办学模式。深化与美籍华人陈守仁先生的合作,办好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拓宽侨校合作的办学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及中外合作,支持软件学院及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扩大对外汉语推广及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与国外大学加强交流,寻求中外合作办学新机遇。正确把握闽台合作办学的宗旨和性质,优势互补,专业对接,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体系。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职业素质能力竞赛等学校品牌特色活动,组织和参与“挑战杯”竞赛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开展社会调查,开展“三下乡”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扶持精品社团,打造品牌社团,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3.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色

——加强闽南文化传承与教育。建设好“福建省高校文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在闽南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理学文化、民系族群文化、华侨华人区域文化、海外交流文化、地方传统戏剧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服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打造地方特色专业,加强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建设,培养中小学南音师资和南音表演与研究人才;继续设置富于地方文化特色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闽南语方向)、戏剧学(南戏方向)等。

——凝练学校科研特色。在化学化工、环境综合治理、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信息化平台、生物技术等科技方面和泉州学、南音、特殊教育、创意产业及社会体育等人文社会科研方面凝练学校科研特色;拓展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学科发展;整合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学科的优势力量,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四、支撑与保障

(一)改革创新,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创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为龙头,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带领全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校安全保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逐步完善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和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做好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员、归侨侨眷等的统战工作;团结凝聚海内外校友校董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办学;认真落实党和政府关于离退休教职工的政策待遇;继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二)科学发展,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理解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学校从外延、内涵并重向深化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性,在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等方面形成共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强化责任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高等教育新形势和学校发展新阶段赋予的重任,把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作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着力增强学校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使学校在激烈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众多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环境,通过内涵建设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三)完善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对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整合,提高资源共享度和使用率,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责任明晰、监督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实现民主管理的科学化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专题信息发布会等形式把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落实到实处,建立并完善校内信息沟通渠道;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促进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强化规章制度执行效率,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树立办学成本核算意识,建构校、院两级办学效益评价体系;探索与校院二级管理相适应的经费预算管理模式,推进财务二级管理改革,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有关规定,规范财务行为;从2010年起推进二级学院经费预算方案执行监督工作;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小机关、强实体、优质服务”的转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四)拓宽渠道,多方位筹措办学资金

——始终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筹资模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我校复办泉州大学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争取市财政加大对我校事业经费和基建经费投入,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数;争取泉州各县(市、区)在资金等方面继续支持我校发展。

——盘活已被政府收储的原崇福校区土地,所得资金用于偿还东海校区建设债务;继续实行银行贷款、银校合作,探索BOT投资管理模式;加快学校后勤社会化、产业化改革进程,不断提高产业收益;提倡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消耗和办公费用支出;支持各单位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提高资源共享度和使用率提高整体办学效益。

——充分发挥侨乡优势,通过董事会和驻港办事处,加大海内外筹资力度,继续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支持我校办学。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