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基督徒谈奉献

读基督徒谈奉献

时间:2011-03-13 08:51:01    下载该word文档

读“基督徒谈奉献特辑”有感

Y.H.F.

编辑弟兄姊妹:您好!

拜读了贵刊第四期关於奉献的几篇文章,有所感动,欲与主内弟兄姊妹分享。

我是大陆来的知识份子,在大陆做大学教师十一年。本来我不那麽看重金钱,但十多年的清寒人生,迫使我面对一个现实:清贫不光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人格尊严问题。有钱不一定能维持人格尊严,但没钱则肯定不能保持人格尊严。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次我和另三位青年教师去看电影,入场前去看一下近处的商摊,谁知还没靠近那摊子,主人就开口了:“你们没钱买别过来,这里不是搞研究的地方。”……

所以出国後也非常注意打经济基础。读书时奖学金不多,第一年十分拮据,去上课常自备午餐或吃二元钱左右的食品。但每周日去教堂时还坚持奉献一元。心想,如果上帝能使我有四、五千元的存款,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可给中国大陆的父母一千元,做礼拜也可“大方”一些。暑假,我打工真赚了那麽多,父母那边我给了,并十分感激上帝让我平生第一次如此孝敬父母。可奉献方面,我并没有增加,依然是“按既定方针办”,每周一元。理由当然十分充足:生活费、学费,还要以防万一等等,尽管我并没忘记当初是怎麽对上帝说的。

後来毕业了,我非常偶然地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收入低,但毕竟是工作。教堂照旧去,可自己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省点钱,以便今後回国或留美需要时用。奉献嘛,还是“基本政策不变”。

我也十分留意教会的财政报告,发现不管是白人教会还是华人教会,一个共同点是:大多数人的奉献绝对不到收入的十分之一。尽管去教堂的人个个表情虔诚,歌声嘹亮。这样,我心里似乎踏实多了,因为有这麽多乃兄乃弟与我“所献略同”。我甚至觉得教友们也与他人一样地虚伪、商品化。因为即使奉献了,还不是为得到上帝更多的恩赐。所以,对去不去教堂或是否奉献抱随便的态度。心想,即使我不去教堂,但心中有上帝,经常读经和祈祷,也比那些“有口无心”的要强。

然而,近一年来,我心中总是有无名的不安。工作和学习都不顺心,祈祷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软弱无力。常常感到信心不足,灵命虚弱,可又找不到更好的增强信心的办法。

前两天读了贵刊第四期关於奉献的调查报告和见证後,才恍然大悟:首先,从调查报告看,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奉献达到十分之一,百分之三十五的人超过了十分之一。尽管这与实际情况可能有差距,因为信心强、奉献多的人,可能比信心弱、奉献少的人对问卷的回应要积极一些。但不管怎麽说,哪怕减少一半比例,也远远超过了我的估计。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其次,《凭信心奉献的甜美》等几篇见证更使我自惭形秽,与那几个作者相比,我的经历顺利得多了,可就是做不到十一奉献。我为什麽只看到“所献略同”的乃兄乃弟,而视而不见“所献不同”的弟兄姊妹呢?我为什麽只发现兄弟眼中的刺,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呢?我为什麽拿他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缺点的辩护辞呢?再次,我信主已多年,去教堂做礼拜近四年,但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主的认识比他人彻底,甚至觉得听见证、听讲道也没必要。当然,牧师及其他见证人不是神,也会有肤浅的地方,我们不能把牧师的话或其他的见证当作真理、道路、生命。但正因为我们人不是神,我们才需要经常聚会,相互鼓励,在鼓励中向神靠拢。

这两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多麽的不成熟与自傲。正如经上所说的,太相信自己的“小学问”了。从贵刊的几篇见证来看,作者们在神学修养、灵命成长方面都超过我,但依旧十分谦卑地事奉神、顺服神,为神的国奉献应该奉献的金钱。从他们身上,我才开始懂得牧师们常讲的话:“奉献是每个基督徒的本份。”

今天是主日,我奉献了二十元,是我信主以来最多的一次,也是最诚心的一次。尽管我已没有工作和收入,也不知明天去什麽地方,但我心里有平安。

读者Y .H .F .

在本期《生命季刊》即将发稿时,我们收到Y .H .F .弟兄的另一封信,说到他就要回国了。徵得他的同意後,现将该信一并刊出。Y 弟兄信中提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即“担心回国後会失去一种支持信仰的环境氛围”。据编者所知,确实有一些在海外决志、受洗的弟兄姊妹回到国内後,信仰慢慢被环境所吞没。所以我们特别能够理解Y 弟兄对自己信仰前景的担忧。编者辗转找到Y 弟兄的电话号码,告诉他我们会在祷告中记念他,也会同他保持联系,在主内彼此勉励。我们也盼望弟兄姊妹能够多多关心那些已回国的弟兄姊妹,鼓励他们建立团契生活,读经祷告,靠主恩手扶持,战胜环境对信仰的挤逼。

——编者

主内弟兄姊妹:平安!

非常感谢您的回信与鼓励。我原在华咨处工作,单位帮我申请H -1 B 时没聘律师,材料没准备充分,结果被否定。虽然可以上诉,但我决定回国,廿六日走。我不知道这是上帝的旨意,还是我自己的意思。只担心回国後会失去一种支持信仰的环境氛围。

在国外几年,深感信仰之路的艰辛,人类信心的脆弱、易变。以前我不太懂《旧约》,现在才有点明白。整个以色列民族的信仰史,是人类信心脆弱、易变的写照;也是每个人信仰之路的象徵。有时我的信心完全靠书刊上的见证故事来支撑。但过几天又会感到灵命的虚弱、苍白,就像以色列人快饿死了,见上帝赐下了面包时便信神,吃饱了便忘了。我也不明白当灵命刚开始成长时,上帝似乎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尽管回国是我自己的主意,但毕竟有些客观上的“天意”。大陆高校里尽管有书、圣经,但毕竟没有团契、刊物、电视、专题及信神的师生群体。社会上会有一些教会组织,但毕竟受到种种限制,所以很担心日子一久,便会背弃真道。

前次的体会如蒙刊登,稿费就不必寄了,如方便可寄一册《季刊》给我。我爱祖国的父老乡亲,也的确十分留恋这块信仰自由的土地。愿上帝保守您平安!阿们!

主内H .F .Y .1998 .2 .16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读基督徒谈奉献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